在布达佩斯,外科医师们为十七岁的印厂学徒哲尔吉·绍博(Gyoergyi Szabo)施以手术。因为失恋,他将心上人的姓名铸成铅字,吞入腹中。
——《时代周刊》,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
二〇〇五年六月十二日,斯坦福大学。一个五十岁的男人面对着演讲台下的学生们,说起他在俄勒冈州波特兰里德学院时的大学生活。他回忆说,「校园里每个角落出现的文字,每张海报,每个抽屉上的每处标签,都是手写出来的,很漂亮。反正我当时已经辍学,用不着上必修,于是我就决定去上上书法课,学一学怎么才能写出这样漂亮的字来。在课上,我学到了什么是衬线和无衬线体、怎样调整不同字母组合的间距,以及优秀的字体排印之所以优秀的原因。它很美,既有历史积淀,又有精巧的技艺,不能以科学的方式去琢磨。我对此非常着迷。」
那时,这位辍学生以为,自己所学到的这些东西,在将来的人生中也许不会有任何实际用途。而十年后,时过境迁,这个名叫史蒂夫·乔布斯的男人,设计出了他的第一台麦金塔电脑(Macintosh)。这种电脑有个史无前例的特性 —— 它带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字体。其中不仅包括如 Times New Roman [泰晤士报新罗马]、Helvetica[「瑞士的」]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乔布斯还引入一些全新的字型,并且在它们的样式和命名上面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以自己喜爱的城市为这些字体命名,比如 Chicago[芝加哥]和 Toronto[多伦多]。乔布斯希望这些字体能像他十年前遇到的那些手写字一样独特而漂亮,麦金塔电脑里也因此包含两种带有手写风格的字体 —— Vinece[威尼斯]和 Los Angeles[洛杉矶]。
这是一场创举 —— 我们与文字、字形之间的关系,自此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接下来的近十年中,一个以往仅限于设计、印刷业的术 语 ——「字体」(font)—— 将化为每个计算机用户的日常用语。
如今,乔布斯最初创造的那几样字体已经很难被找到,这或许也是件好事:它们都由粗粝的像素点构成,并且使用时难以调整细节。但在当时,「能够更换字体」这一特性,本身已属外星科技。在一九八四年,麦金塔出现之前,早期的计算机通常只提供一种字体,若能恰巧碰上一台支持斜体的,那简直就是撞了大运。是从麦金塔开始,电脑上才出现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字体样式,并且还尽可能地复原那些我们习惯的字形样式。其中的 Chicago 被 苹果用作所有软件的菜单与对话框的显示字体,一直用到早期的 iPod。而你也可以选用颇具乔叟书稿风范的古老哥特字体([伦敦]),或是代表商业化现代主义的明晰瑞士字体([日内瓦]),或者曾装点 过远洋邮轮餐厅菜单的雅致字体([纽约]),甚至还有一种看起 来像是从报纸上撕下字母拼在一起的字体([旧金山])—— 很适合用来写无聊的学校作业,或者一封勒索信。
早期 iPod 中的 Chicago
字体故事——情书 | 爱字母
书名: 字体故事
作者: [英] 西蒙·加菲尔德
出版社: 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Just My Type
副标题: 西文字体的美丽传奇
译者: 吴涛 | 刘庆
出版年: 2013-1-1
页数: 398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东西文库
ISBN: 978712119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