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你上次读过的小说。在你阅读那本小说的时候,假设小说不是以故事或者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予以呈现,而是以一连串的句子予以呈现,这些句子首尾相连,直到故事结束。想想看,假设作家每次的写作任务都只是一句话,然后,他就这样从大写字母开始,然后是字母的拼写,最后是句号,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小说创作完成。 无可置疑的是,当你在阅读一本小说的时候,你其实根本就不会在意句子的问题。当你阅读完一本小说的第一章之后,你不可能发出这样的感叹:“啊,在这一章里有很多超赞的句子。”你也不会在掩卷后在朋友间奔走相告:“你一定要读一下这本小说,它里面的句子实在太棒了。”如果你真这样大放厥词的话,你的朋友肯定会觉得你很滑稽。反之,如果你不太喜欢这本书的话,你也不会这样说:“我不太满意小说中的句子。”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根本就不是在阅读句子,你是在阅读小说。很多人也有类似的观影经验。电影是由数以百计的镜头组接而成的。一个镜头是摄影机拍摄的影像片段,这些影像片段是电影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一个镜头很难超过二三十秒。在经过剪辑之后,典型镜头的时长通常为6 秒。任何一部你观看过的电影,都由数以百计的镜头组成,这和一本书由无数的句子组成是一个道理。镜头对于电影,正如句子对于书。大多数观众也会形成类似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关注镜头的问题。他们掏钱买票,不是为了看一连串的镜头组接,而是为了看一个完整的故事。 可是呢,与单纯享受一个好故事相比,学会关注镜头是你从中获得更多裨益的第一步。镜头是电影表达的基本单位和这一媒介表现力的最主要的源泉。如果你真心关注电影媒介,你就必须关注镜头。与镜头密切相关的要素分别是:景别、角度、运动、光学以及构图。在观影过程中,你最好能自觉关注与镜头相关的这5 个要素,跟随镜头的运动,以便弄明白镜头表达的含义。如果一个镜头的时长为6 秒,那么你可以用来思考的时间不超过1 秒。既然时间这么仓促和紧迫,那么祝你们好运咯! 1.1 景 别 在电影中,通常使用到的景别有5 种。你也许已经听说过其中的一 部分: 大远景 远景 中景 特写 大特写 弄明白这些景别,以及理解它们的功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按从远(大远景)到近(大特写)的顺序逐一介绍。 大远景 在需要展示户外的壮观景象如沙漠、山丘、海洋,或者航拍城市鳞次栉比的房屋、两军在开阔地交战又或是大规模暴乱场面等这些情况时,常常使用到大远景镜头,因为大远景镜头可以展现自然或者社会运动的全貌。如果在室内,你可能无法运用大远景镜头,因为室内的空间明显不足。 在大远景镜头的画面中,人物的作用远没有他们身处的环境来得重要。通常,在画面中,人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斑点,这很正常,因为大远景镜头的功用便是展现人的处境。在一部名叫《末路小狂花》(Rabbit第一章 镜 头 7Proof Fence,2002)的澳大利亚电影中,三个当地的土著小孩从一所改造学校中逃跑出来,他们不得不在澳大利亚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徒步返回很远距离之外的家乡。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大量运用大远景镜头,以便展现孩童的渺小,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可征服性,这种景别意在提示观众,那三个小孩面临的任务有多可怕。 在表现因纽特人的电影《冰原快跑人》(The Fast Runner,2001)中,拍摄场景主要位于加拿大北极地区,在那里,冰雪莽莽苍苍,蔓延到模糊可见的地平线。在大远景中,因纽特人和他们的雪橇犬看上去像一条爬行的曲线。基于同样的原理,在《末路小狂花》中的孩童们看起来也很小,其功用都是为了强调环境。 远 景 远景可以框住几个人(从头到脚),在这个景别范围内,人物可以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比如相互间的打斗,或者闪避一只正在向前冲这个大远景镜头远非用来确定场景而已。在这个镜头中,曾经饱受宠爱、养尊处优的斯嘉丽显得一点都不重要了。(米高梅电影公司供图)的看门狗。当然,远景也可以容纳一些背景,或者容纳一些大型的、重要的道具,比如一家高中体育馆里的寄物柜,在那里,有几个运动员正在互相较劲。 远景可以建立环境,这毫无疑问。但它能够建立的,并非大远景创造的那种全景式的环境,如沙漠和山丘。它只能创造人工式的环境,比如卧室、后院或者银行的内景。在《E.T. 外星人》(The Extra-Terrestrial,1982)这部电影中,那个名叫埃利奥特的小男孩正是在他的卧室中,首次让他哥哥迈克尔看到外星人的。这个场景大多用远景镜头拍成,在远景镜头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卧室最深处的窗户,卧室右边的书柜,以及位于卧室左边的门。在左边的背景中,有一道离卧室最近的门。埃利奥特在前景处,且位于景框的中央部位。迈克尔从门外走进来,埃利奥特让他闭上眼睛。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导演让 迈克尔面朝摄影机,所以他看不到身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接下来,埃利奥特走向左边的衣橱,并把外星人带到迈克尔的身后。当迈克尔转过身来,看到这个奇怪的小东西时,被吓了一大跳。他猛地朝后退,结果书柜里的书纷纷落在了地上。在这场戏中,导演对远景镜头的运用完美地展现了景别所要表现的东西。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清楚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卧室、埃利奥特、埃利奥特移动到衣橱、迈克尔、外星人、迈克尔受到惊吓,以及书纷纷落地。通过这种方式,远景镜头展示了在同一空间范围内,人与物彼此之间存在的联系。 中 景 虽然在中景镜头中,有很多种拍摄人物的方式,但典型的中景镜头是表现两个人物的腰部以上出现在景框之中,而背景则十分有限。在这种景别之下,背景和动作退到了次要的位置,人物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在电影中,当两个人都不存在明显的优势的时候,导演常使用中景来推进他们之间的对话。当两个人出现激烈的身体接触,或者,这种身体接触对戏剧张力表现显得很重要,比如,当一个人将一把刀送进了另一个人的小腹,或者当一个男人拥抱一个女人时,中景也是首选。 史上最著名的中景之一出自伊利亚•卡赞(Elia Kazan)的《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1954),在片中的一个场景里,特里[马龙•白兰度(Malon Bramdo)饰]和查理[他的哥哥,罗德•斯泰格尔(Rod Steiger)饰]坐在出租车里。虽然该场景由五个镜头组成(三个中景和两个特写),但整场戏却是由中景主导的。这就是著名的“我本可以是个竞争者”的场景。在这出戏里,两个人坐在出租车的后排座。查理正试图说服特里和伊蒂分手(伊蒂是乔伊的妹妹,他被黑帮杀死,而特里与杀人行动有关),并回归黑帮。在观影过程中,你可以感觉到这个场景的势均力敌:特里和查理,两人都没有占优势的地位。 特 写 特写仅能显示片中演员的头、脸和肩。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演员身处何处,所以背景出现得并不多。导演在运用特写时,主要意图是将演员和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或者让演员与其他角色隔绝开来,以便让观众注意到该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在那些频繁使用特写的电影中,导演希望展现角色的孤独感,与他人的隔绝,以及与社会的疏离。 如果没有特写,那么《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将会变成什么样?当然会逊色很多。李安导演主要就是运用特写来展现两个同性恋牛仔的挫折感的。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曾言:“用远景表现喜剧,用特写表现悲剧。” 大特写 大特写用来凸显角色的面部表情、绝命书,或者眼球的画面等。在《和平缔造者》(The Peacemaker,1998)中,数字计数器与原子弹的引爆装置相连,当身为火箭科学家和反恐专家的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最后成功拆除爆炸装置时,数字计数器显示的剩余时间是0.01 秒。 如果没有大特写,那么这部电影肯定不会那么精彩。
看电影的门道(插图第2版)——1.1 景 别
书名: 看电影的门道(插图第2版)
作者: [美] 吉姆·派珀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原作名: GET THE PICTURE : The Movie Lover's Guide to Watching Films,2e
译者: 曹怡平
出版年: 2013-1
页数: 368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电影学院
ISBN: 978751004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