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洹在1992 年搬进大山庄的时候,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班的一名进修生。搬进这个村子标志着他的艺术生命的一个崭新开端。 出生于河南安阳的一个工人家庭,张洹的孩提时代在农村度过。尽管他的文理科成绩难以挂齿,但他的艺术才能在上小学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公认。中学毕业后他报考了河南大学艺术系,两次落选后终于通过了入学考试。在学校里,他在米勒描绘农民日常生活的绘画作品中找到了自己的艺术理想——这些地位卑下的人们散发着古典的崇高和优美。他的毕业创作《红樱桃》以米勒的图像为样本,描绘了一位母亲平静地给自己的婴儿哺乳,旁边摆着一碗红樱桃。对这种古典美的追求进而促使他去中央美院进修:这座学校对他的吸引在于它的欧洲学院传统。 因此在张洹27 岁之前的生活当中,似乎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他在1992 年和1993 年间的陡然转向:他突然放弃了油画这一“高尚”艺术形式,开始了一系列暴烈、受虐的行为艺术项目。这些新作品随即构成他的个人艺术品牌。他的第一个行为表演叫做《流泪的天使》,是他参加“90 年代艺术展”的作品。这个展览是他和美院油画进修班的其他12 个学生一起办的,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意在展现艺术家们在美院进修两年后取得的成绩。然而就在展览开幕前,两位艺术家(马宝忠和王世华,两人都住在大山庄)的参展许可被取消。张洹一直对自己的计划严格保密,因此得以实施他的行为项目。展览开幕前五分钟,他出现在美术馆正门外,只穿着一条内裤。他将一个罐子举过头顶,缓缓地将像鲜血一样的液体倾下,倒在自己头上,顺流而下的是玩具娃娃的头颅和残肢。他然后跪下来,捡起这些支离破碎的部件,把它们绑在一起,带进展览大厅,挂在一张黑色画布之前。这次作品的代价是1000 元罚款和展览的告终:由于他未经许可私自举行行为项目,整个展览马上被馆方取缔。 就在这次夭折的展览之后几天,荣荣在张洹位于大山庄的工作室里拍摄了他,并且记录下两人在这个场合的互动: 我敲了敲门,好像是没有声响,就上前问了房东,问张洹是不是不在家。房东说肯定在,早上还没看他出门,一定还在睡吧。 “谁呀?” “是我。” 我还没得及跟房东道声谢谢,只见张洹一头乱发睡眼未醒地半开了门。 “啊!是你,就是你给祖咒拍照。你就住在我们村里吗?” “对!” “想不到我们村里有这么好的摄影家。”张洹说。(原来他早看过我给祖咒乐队拍的照片。) 我说:“今天我想给你拍一组照片。我已经拍了祖咒、小段、马六明……我想拍摄我们村里所有外地来的人。” “太好啦!”张洹很高兴地开始梳理他的头发。 “唉,先停止,先这样让我拍几张。” “这不行,我从来都是把头发梳得光光的在后面扎起来。”张洹说。 我说:“不要紧,这是另一种状态,很有意思。” “但是……” 就这样,我把张洹叫到门口,拍了好几张。 而后,我们才在他的画室里坐下来开始闲聊。 张洹房子里布满了一些塑料小娃娃的脸、身体、躯干,有的挂在屋子空中,有一些重新组合在啤酒瓶子上面…… 他说:“这些都是我的作品,是从附近的垃圾场捡回来的。” 张洹慢慢地给我讲起了他来北京的故事。他来北京之前已经结过婚,现在离了婚来北京学画画,在中央美院油画研修班…… 张洹点了一支烟,烟雾在他的屋中冉冉升起,我看到他身后那些塑料娃娃及他的上方云雾缭绕,像另一个世界。 看着张洹,满屋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说:“能不能以这些东西为背景,拍一些不一样的照片?” 他说:“什么不一样?” 我说:“跟它们一样,能不能不穿衣服?” “好啊,正是我喜欢的。”张洹很乐意地回答。 于是,我给他找了一块画布,铺在脏兮兮的地板上,让他躺在上面…… 怎么开始呢?我顺手抓起屋角的一个模特的残肢扔给他,张洹随手拿起,把这个假腿套在他的大腿上…… 三条腿的张洹在我的镜头上如龙活现地舞动着…… 正当我们配合得尽兴时,他的女朋友彬彬破门而入,一看这情形咯咯直笑。张洹抱著另一只腿直冲着她…… 1993 年11 月2 日 荣荣和张洹的这第一次合作产生了两组不同类型的图像。第一组聚焦于张洹出众的相貌:帅气,钢铁一般冷峻,眼光冷酷无情。另一组表现的是处于狂热行动中的同一个人:疯狂、怪异、危险。与荣荣前一天(11 月1 日)拍摄的马六明和小段的照片一起,这些照片开始确定他在以后岁月中将继续探索并加以发展的两种模式。 但是在1993 年末,这第二种模式凸显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型“行为艺术”摄影。值得重视的一点是,这类照片并非仅仅是对事前协调好的行为表演的客观记录,而是常常以摄影激发起了行为艺术表演,并成为一个综合艺术项目的组成部分。这些照片的意义还在于它们的交流作用:它们的制作将大山庄的一些艺术家们结合在了一起,给他们以自信。事实上,当这些艺术家在被外界所接受之前,他们作为“实验艺术家”的自我身份是通过照片中的形象而得到确认的。 昨天一大早,我到学校里,把前天拍的几个胶卷冲了出来,果然跟我预想的差不多,看着底片我有点激动,匆匆就挑了几张放大。 下午,我带着照片来到张洹家,祖咒、孔布正巧都在,一看我来,张洹就说:“怎么,还想再拍我吗?”我说:“不!我带了东西给你。” 我抽出照片,他们一看:“哦!这、这……” 张洹久久地看着照片中的自己,眼睛放射着兴奋的光芒,好像在说:这就是我吗? “这家伙挺上相的。”祖咒说。 “这张有点大师的味道。”孔布说。 “奇怪,黑白照片就是有魅力,为什么你不拍彩色照片呢?”张洹说。 我说:“我色弱。”他们听了哈哈大笑。 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这张好,那张好。气氛热烈起来,在这个偏僻冷漠更无人过问艺术的地方,从我的镜头里,他们好像第一次受到了承认,毫不犹豫的承认。 1993 年11 月4 日
荣荣的东村——张洹
书名: 荣荣的东村
作者: [美] 巫鸿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实验艺术的瞬间
译者: 毛卫东
出版年: 2014-1
页数: 288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文景巫鸿作品系列
ISBN: 978720811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