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剧本中,主角大抵是故事的中心,是个行事主动、讨人喜欢的人物。当然,这些特质也都可以被替换。本书从第七章到第九章将详细讨论人物替换的细节,以下先概略说明。 如果你剧本中的主角比较被动、比较不涉入情节,而只是个旁观者般的人物,那么这将对整个剧本有何影响? 如果你的主角具有不受人尊敬的性格,甚至根本不讨人喜欢,那又会如何?如果有其他配角比主角还抢眼,又会怎么样?以上这些超越套路的做法是不是必然会降低剧本的效力呢?换一个角度来看,它们有可能反而会提供给我们创作剧本时的崭新视野以及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希望如此,而不只是墨守成规,你就必须调整你对人物塑造和叙述法则的态度。我们不妨先看几个创造了非传统主角的剧本实例,看看这些编剧们如何创新,却没有减弱剧本的效力。 《五指间谍网》(Five Fingers,1952)由迈克尔•威尔森(Michael Wilson)编剧,剧中主角是二战期间外通纳粹的间谍。这样一个千夫所指的人物,在威尔森的笔下竟变得异常迷人。在保罗•施拉德(Paul Schrader)编剧的《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1976)中,主角则是一个充满焦虑感和疏离感的退伍军人,他不仅具有暴力倾向,而且会作出异常的反社会行为。这样的人物和传统观念中的主角,差距何其大。保罗•齐默尔曼(Paul Zimmerman)在《喜剧之王》(King of Comedy,1982)里塑造的主角更是没有一点符合传统之处。那是一个对人生充满绝望、困惑、妄想、甚至错觉的小人物,他一心想成为一个电视名人。 就以上这些实例来说,如果你仍然希望观众能认同这些主角,那么你在编剧时就要特别注意呈现他们的手段及营造戏剧动作的方式。在《出租车司机》里,大部分的角色皆冷漠麻木,这就使得主角在相较之下显得极为敏感脆弱,因此观众会将他看做社会的牺牲品,而比较忽略他精神异常的行为及行凶者的身份。如果想要自己笔下的人物有不同于传统主角的存 在感,这是作者必须要做出的调整。 此外,你也可以尝试用反讽式人物来进行人物性格上的替换。反讽可以使观众和人物之间保持一段适当的距离,因此观众在同情人物的处境之余,更会想知道他为什么会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通常,反讽式人物很适合用来诠释体制下的牺牲品。因此,如果你的剧本侧重意念的表达甚于人本的观照,反讽式人物就可以成为一件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