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5年,索尼还有一半以上的电器生产在日本国内,其中包括数码相机、摄像机、平板电视、电脑等。但是,这当中有65%的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中国占索尼产能的10%,其中七成销往其他市场。除了日本和中国,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为索尼提供10%的产能。美洲和欧洲也有索尼的工厂,但多数属于自产自销。 2005年4月,以索尼为首的一批投资商出资48亿美元,并购了摇摇欲坠的米高梅公司(包括联艺),其中索尼出资五分之一。但米高梅的前景并不明朗,它似乎依然独立运作,只是变了东家。 索尼的真正大胜仗是影碟的格式战。在早前的录像带格式仗中,它的Beta技术先进,却输给了松下率领的VHS。这一轮是索尼的蓝光对决东芝的HDDVD。最早的蓝光影碟机于2006年6月推出,索尼自己的是2006年12月,美国市场的定价是1000美元。至2007年底,它得到了环球、派拉蒙、梦工场之外所有片商的支持。2008年2月,东芝宣布放弃HDDVD。蓝光成为下一代碟片的格式标准。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对索尼正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2009年的财务年度很可能出现14年来首次的亏损。2008年底,索尼宣布削减16000个工作职位,减少投资,叫停一些业务,据说每年可节省9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