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书的主题是“ 超基础数学”(absolutely elementarymathematics,AEM);也就是说,本书谈的是自然数、0、负数和分数。这不是一本教科书,不是专门论著,也非参考书。我希望以这本书作为我其他数学书籍的支柱。 数学家向来设想数学就像一个城市,城市天际线矗立着三座雄伟的高塔,如同一个强大智识文化各领域的掌管者—恰如我们现在的文化一样。这三座雄伟的建物分别致力于“几何”、“分析”和“代数”,探究的对象各是空间、时间及符号和结构。 这些建物就像巴比伦塔,散发出神圣的氛围。 它们所立足的共同基础一样很神圣,因为人类足迹杂沓而显得神圣。 这就是“超基础数学”的领域。 数学中有许多领域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这些领域都很奇特。基础数学一方面让我们想到寻常可见的日常事物,例如支付账单、标记生日、划分债务、切割面包和测量距离,都是些再实际不过的事。假设明天教科书都没了,书中的珍贵知识也随之消失,微积分大概要过几百年才会重新被发现,但我们的债务只要几天就会再度被提到,而用来表示债务的数字也会跟着出现。 研究经常会学到且有时会用到的基础数学,必须沉浸在混杂之中。耐心是必备条件,乐趣则不会那么快出现。小数点似乎会游走,负数变成正数,分数还会突然上下倒转过来。 34 除以78 是多少? 电子计算机让几乎所有人都以漫不经心、无关紧要的态度处理这类问题。计算机计算得快速、正确又轻松,而且比百年前的人大费周章得出的答案更好。认为自己已经很熟悉基础数学(尽管是记得一半而忘了一半)的想法让人欣慰,准确得近乎过分的计算机也是如此。然而,记忆和科技的必然性却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要花力气去学我们已经知道,或者至少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事? 这个问题体现一种混淆的情况。基础数学的技巧是一回事,但解释基础数学完全是另一回事。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将两个单纯的自然数相加,例如2 + 2。要说明加法的意义,以及证明它确实可行,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数学能解释加法的意义,也能提出理由来证明它确实可行。因此而得出的理论必须兼具的精巧和细致,与所有伟大智识努力的特质完全相同。 原本情况很可能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尽管基础数学十分重要,却可能与它的理论不连贯,以致展开后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上的路不是毫无理由地分叉,就是通往绝望的一团乱中不知所终。不过,可以用来解释基础数学及证明相关技巧确实可行的理论,在智识上具有连贯性。它效用强大,十分合理,而且毫不违反直觉,因此适用于它的学科。如果说最简单的数学运算—还是加法—还有些我们不了解的东西,那只是因为在自然(或生命)中没有什么是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全然了解的。 尽管如此,得出的理论是十分根本的。不要怀疑这一点。初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已经消失无踪。有一个观念仍然存在,因此这个观念成了主流:超基础数学的计算和概念,受一个人的单一计数行为控制。这个分析有一种经济效益,并且将经验化约为一些要点,引人注目的程度与在自然科学中所见的一切不相上下。19 世纪末之前, 没有人了解这一点; 一个世纪之后, 依然没有被广泛了解。学校教学没有太大帮助。德国数学家兰道(Edmund Landau)在其著作《分析之基础》(Foundations of Analysis)中写道:“请忘记你在学校学过的东西,你根本没有学会。” 有时候,我会要求读者自己忘记某些东西。 现在必须透露一个秘密。它是所有撰写数学作品(或教数学)的人都很熟悉的秘密:没有人非常喜欢这门学科。这句话最好立刻说出来。数学就像国际象棋一样,拥有令人着迷的力量,但通常不容易让人爱上它。 为什么会这样—我的意思是,为什么大家不喜欢数学?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数学让初学者感到陌生,这种陌生感与数学运用神秘艰涩符号的程度大致成正比。有一种关于数学符号使用的看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牢骚,就是当一件事需要耐心时,似乎很难从中获得乐趣。 为什么这么麻烦? 如果说数学的符号工具是使它难以广受喜爱的原因之一,论证(argument)就是另一个原因。数学攸关证明,否则什么都不是。但证明当然不会来得那么容易。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论证,论述的详尽程度往往仍相当惊人;而更糟的是,一个证明的复杂结构与该证明意欲演示(demonstration) 的简单明了之事, 两者之间落差极大。0 与1 之间没有自然数。谁会怀疑这件事?但你必须证明这一点,而且要一步步证明。这得用上一些很困难的观念。 为什么这么麻烦? 无可避免地,这个过程涉及棘手的交易。在数学中,有投入才会有收获,而收获绝不像投入那样如此显而易见。许多人不愿参与这样的交易。 真的,为什么这么麻烦? 这个问题并不可耻。它值得回答。 就数学的许多领域来说,答案是清楚明白的。几何研究的是空间,是点与点之间神秘难解的事物。对几何漠不关心,就是对物质世界漠不关心。这就是为什么高中生在学习欧几里得时,多半认为自己正被迫学习某种他们必须了解的东西,觉得不太情愿。那么代数呢?代数符号有一种控制事物的不断变动的神奇力量,这种感觉向来能抵消这门学科(在高中)引起的反感。古代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谈的是农民和肥料,但现代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则是讲其中的能量和质量数字。爱因斯坦只需要高中代数就能建立他的狭义相对论,而且一定需要高中代数,否则他将无法建立这个理论。 数学分析以微积分的形式,受到欧洲数学家慎重关注。他们几乎立刻了解到,他们已经获赐最重要且在某些方面来说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怀疑分析的重要性,或者嘲弄它的主张,就是忽视人类所获取最丰富且最极度发展的知识体系。 是的,没错。这确实令人振奋,但“超基础数学”如何?不久之前,法国数学家孔恩(Alain Connes)发明古数学(archaicmathematics)一词,用以描述构想处于原始阶段且尚未区分为不同学科的领域。这个措辞很优雅,描述贴切。它显示出如果正确理解,基础数学绝对力量非凡的原因。它是基本的事物,而且就像语言一样,是一种人类本能的表示。 “超基础数学”理论是以现代词汇,描述某种想象深处的事物。这个理论数百年来的发展,象征自我意识的一种非凡运用。这就是需要花费这么多心力的原因。透过数学家之眼来观看一个古老而熟悉的领域,我们能够获得力量,第一次透彻了解它。 它绝对不是不重要的东西。
123 和+- ×÷ 的数学旅行——前言
书名: 123 和+- ×÷ 的数学旅行
作者: [美] 大卫·伯林斯基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25 段抽丝剥茧的数学探索
译者: 甘锡安
出版年: 2015-1
页数: 301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814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