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荣昌县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爱国运动中,以安富镇表现最好,最有成绩。在我们荣昌县,县城在县的东半部,而安富镇在县的西半部,这样便形成两个中心,正像重庆和成都形成为四川东西两个中心一样。荣昌县东部以县城为中心形成的势力称“城帮”,西部以安富镇为中心的势力称“烧帮”(因为安富镇又名烧酒坊)。在九一八运动中,荣昌城因为和重庆关系较为密切,当时重庆是军阀刘湘的重镇,而刘湘是一直紧跟蒋介石的,对抗日爱国运动不支持,荣昌城受其影响,爱国运动不热烈。城内各学校(如县立中学、简易师范和蚕桑学校等)的学生,对此很不满意,纷纷写信和派人来和我们联络,希望我们安富镇的学生到城里去游行,帮助和推动城里的爱国运动。 我们棠香中学的学生,对于城内各校同学的要求,当然满口答应。为了到城内去游行的队伍声势浩大,必须把安富镇各校的学生都联合起来。当时安富镇除棠香中学外,主要的学校就是私立开智女中(初中)和私立大观小学、私立明远小学(都是完全小学)。由于我是校学生会委员和第八班班长,而且对几个学校都比较熟悉,所以学生会就委托我负联络之责。开智女中校长罗承烈兼任我们的博物教师,我对他很尊敬,他对我的印象也很好(主要是我的学习成绩不错)。因此我大胆地去找他直接商量,希望他能让开智女中全体同学参加到城里去游行。罗承烈校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并立即把校学生会主席叫来,要我和她去给学生会商谈。 这位学生会主席和我并不熟悉,但也认识。等到和全体学生会委员们见面时,其中不但有我的小同乡,而且有我高小的老同学,因此大家谈得很欢洽。她们不但答应全体都去参加游行,并且还应我的要求,推举一个人出来担任游行队伍的副总指挥(至于总指挥应以男生为宜,棠香中学当然义不容辞了)。 开智女中联合成功后,我便去大观小学。我曾在大观小学读过高小一年级,因为成绩好,校长很喜欢,我二年级的时候因家庭经济困难转学走了,校长还感到很遗憾,一直打听我的情况。为此,我便直接去找校长。校长见到我很高兴,商谈的结果是高小学生参加,初小学生只在镇内游行,就不到城里去了(因为安富镇离城有40里,来回80里路,初小儿童是走不了这么远的路程的)。 对于明远小学,我们第八班有一位同学比我更熟悉,他不但是明远小学毕业,而且家就住在明远旁边,他父亲与明远的校长又是最要好的朋友,因此我便让他去交涉。结果很成功,和大观小学一样。 为了到城里去游行,我们作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去请教邱老师。邱老师说:九一八后,全国的爱国运动非常高涨,很可能要闹出大事来。现在,全国都叫抗日救国,我看叫救国很好,更能激发群众。这是一场大的政治斗争,抵货运动已经降到次要的地位了。你们到城里不要搞抵货了,就是城里有人搞,你们也别去参加,尤其是查货,千万不能去,安富镇的学生到城里去查货,是会遭人嫉恨的。听说你们荣昌县有“城帮”和“烧帮”之分,这很不好。你们这次游行,可不要被人利用了。要争取通过这次运动把全县的学生抗日救国会组织起来。我们希望邱老师和我们一起进城,邱老师说:不行!你们荣昌县情况这么复杂,我更不能去。 邱老师不愿参加我们的游行。但是,奇怪得很,学校当局,校长龙树芳、训育主任罗溪午、庶务主任李乐斋以至体育主任、童子军教练,都要参加我们的游行,而且专门派了一个校刊的编辑来“指导”我们的宣传工作。 这次安富镇学生的游行,组织是统一的,总指挥是我们棠香中学的蒋大个子,副总指挥有3个:一个是开智女中学生会的人,另外两个则是大观小学和明远小学的教师。这次活动没有查货队,但组织了宣传队、纠察队和救护队。宣传队由各校出人,编成3个分队;纠察队由4个学校各出一个童子军小队组成;救护队则完全由开智女中负责。所有这些组织,统归总指挥部委员会领导。而总指挥部的委员是由各校学生会推选出来的。由于宣传工作重要,总指挥指定棠香中学和开智女中的学生会主席负责。我也在其中担负了一些工作,主要是宣传口号方面的事情。我们的口号都是请教过邱老师才决定下来的,提得很慎重,没有几条,并且连领着喊口号的人也事先指定,不许旁人随便喊口号。 我们对校刊编辑来“指导”宣传工作婉言谢绝了。我们说:这次活动是各校的联合行动,由棠香中学来“指导”恐怕说不出口,而且这是学生的行动,学校当局何必管这么多呢?学校当局最好把老师们发动组织起来,让老师和学生比赛抗日救国的积极性。那位编辑很不高兴,怏怏地走了,但还是把他带来的一张口号单留下来给了我们。我们立即拿着口号单去找邱老师。邱老师看后,笑了一笑,说:不要把他们提出的口号全都废了,可以印出供参考。不过像“谁反对学生爱国运动就打倒谁”这样带挑拨性的口号应该取消;“拥护 × × 县长领导学生爱国运动”,这条近乎拍马屁,可以改为“拥护 × × 县长支持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我们听了这席话,大家都笑了,并且说:“我们学生的运动,怎么能请县长领导呢?真是天大的笑话。”临走时,邱老师一再叮嘱:不要被别人利用啊! 大概是11月底(记不清是哪一天了),安富镇各校学生,黎明即起,开始游行。除初小的儿童到镇东的关门栅子停止前进外,其余高小以上的学生,一面呼口号,一边唱歌,浩浩荡荡直奔荣昌县城。沿途还有附近的学生,因事先就有联系,按时参加进来。这样队伍越来越大,声势越来越壮。等快到城墙的清江河边狮子桥畔,学生队伍已超过3000人。城里欢迎和参观的人很多,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很快,城内学生的游行队伍也按计划前来会合了。一时,欢呼声和口号声惊天动地,高入云霄。 这次游行,只顾宣传,并不查货,队伍行进得很快。原定在城内各大街游遍后,即到城郊蚕桑学校开大会,成立全县的学生抗日救国会。但队伍走到文庙附近的教育局门口时,我校那位校刊编辑忽然拿出口号单来,让一小撮人跟他高呼:“反对教育局压制学生爱国运动!”这时教育局的人出来干涉,他却喊:“教育局打人啊!我们往里冲!”由于听说教育局打人,人们非常激愤,队伍中的一些人不明真相,便跟着进了教育局。教育局长被吓跑了,文件被乱翻、撕毁乃至焚烧,整个教育局被捣毁得一塌糊涂。总指挥蒋大个子控制不了队伍,看到刚赶到的我,忙问该怎么办。我一看是上当了,被人利用了,应该改变游行计划。恰在这时城内各校的指挥也赶到了,于是立刻商量,决定把游行队伍的前队改为后队,由后队领头把队伍开到县中去集合并吃午饭,然后再商量午后如何行动。这位指挥是县中学生会的负责人,他知道这次游行队伍是安富镇的学生在前面,而以棠香中学为前锋;县城各校学生在后面,又以县中学生殿后。他于是立即派人赶到队伍的最后头,让县中学生掉过头来,领着全部队伍回到他们学校去。 城内和安富镇两个指挥部的人员都集中到县中学生会的会议室里,认真研究这次游行发生的问题。安富镇的人说:棠香中学那位校刊编辑扬言,他从文件中查到了各学校向教育局报告的积极分子名单。可见教育局不但不支持爱国运动,并且还准备迫害学生。城内的人说:教育局不支持爱国运动甚至可能迫害学生是真的,这次把教育局冲了是好事,太叫人高兴了。大家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荣昌县是刘文辉的防区,他现在仍是省主席,县长是他任命的,因此并不压迫学生爱国运动,而教育局长与重庆刘湘通气,所以对学生态度不好。看来,棠香中学学校当局是想利用县长来打击教育局长,扩大“烧帮”的势力。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学生不应卷入“烧帮”、“城帮”这类封建宗派斗争,我们应把全县的学生团结起来,成立全县的学生抗日救国会。但对于全县学生的联合,无论“烧帮”、“城帮”以至政府当局都是反对的。 这次到城内游行,安富镇和城内各校学生会都曾设法与各乡镇学校联络,但真正来参加的还不到全县各学校的一半。这都是“烧帮”和“城帮”的学校当局破坏的结果。因此我们原想到蚕桑学校去宣告成立全县学生组织是不行的,那样他们会说我们是假冒。商量的结果是:城里各校去联络东半县各校,安富镇各校则联络西半县各校,然后全县代表一齐在安富镇开会,如果到会代表超过全县学校过半数,我们就宣告成立全县学生抗日救国会;如果不到半数,我们就先成立筹备会。 两个指挥部的联席会开得很完满。这时游行队员也都吃完了中饭,人们精神都很好。在向大家说明改变计划后,由安富镇的蒋大个子领头,游行队伍仍按上午的序列出发,经过若干街道后又来到狮子桥边。当两个总指挥握手告别时,城内城外的学生们也都纷纷挥手,甚至把帽子和手巾扔向空中,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谊。 从城里回来不几天,城内各校和东半县各校的学生代表都来到了安富镇。由于到会的学校超过了全县学校三分之二以上,所以经过友好的协商,荣昌县的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