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外多年,心情很不好。比如,他在卫国,独自在屋里击磬,铿铿作响,甭提有多烦。这种烦恼,无人会,反而让个背着箩筐打门口过的汉子给听出来了: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蔑)之难矣。"(《宪问》14.39) 他说,这是谁在击磬呀,肯定有心事。你那点心事也太俗了吧,不就因为没人理吗!孔子的烦恼是"莫己知"--谁都不搭理,谁都不理解。 该跑的地方都跑过了,剩下的只是浮海居夷。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5.7)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9.14) 他说的海,是离他最近的黄海。黄海,古代两大港口,一个在今山东胶南市,一个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连云港有个孔望山,传说孔子在此望海)。九夷在淮河下游,今安徽、江苏一带。他想上哪儿?吴、越?还是更远的地方?这是赌气话。他很失望,也很绝望。 心情最坏的时候,他气得连话都不想说: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17.19) 孔子的无所遇,像什么?古人的说法,是"丧家之狗"。古人讲孔子周游列国,经常提到这个故事。它反映了孔子的真实处境。 孔子的话,充满自嘲,但不失冷静。 在无情的命运面前,他保持着清醒。
去圣乃得真孔子——丧家狗的象征意义
书名: 去圣乃得真孔子
作者: 李零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论语》纵横读
出版年: 2008-3
页数: 30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
ISBN: 978710802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