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是今天说的文学,作诗、写小说。文学是对方术而言。方术是古代的自然科学(外加各种占卜和迷信),文学是古代的人文学术(六艺、诸子、诗赋)。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1.6)。所谓"学文",就是学这种东西。文学,不是口头传授的东西,而是写在简帛上的东西。 文学科的学生,特点是好读书,长于经艺。经是经书,艺是礼乐,要说这方面,本事最大,是两个年龄最小的学生。子夏比孔子小44岁,子游比孔子小45岁,在孔门十哲中,是最小的一辈儿。他俩,岁数差不多,兴趣差不多,但处理问题,两种风格。 子夏的特点,是热衷小道,追求细节(《子张》19.4),●1 ●1 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子张》19.4),当是孔子针对他的弱点而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子游对他颇有微词,说他光注意"洒扫、应对、进退",舍本逐末,不识大体,他反唇相讥,认为没有小,哪有大(《子张》19.12)。一个重小,一个重大。子夏泥于小,导致行动迟缓,作风与子张也不一样。孔子说,子张的毛病是 "过",大刀阔斧,干什么都容易过梭;子夏的毛病是"不及",干什么老赶不上趟(《先进》11.16)。 孔门四科,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不是德行,不是言语,不是政事,主要是文学。儒学靠书本传世,他俩对儒家经典的传授贡献最大,尤其是子夏(当然,他也搞政治,很多学生都是政治家)。战国和汉代,子夏很有名。 古代取仕,选举方法不断变,但大体不出这四科。学生,能说会道是言语科,理财管人是政事科,知书达理是文学科,都比德行科低一截儿。孔子认为,不爱说话,不能干,像颜渊那样,很好;能干,不爱说话,像仲弓那样,也行;最最不能容忍,是像子路那样,多嘴多舌,抬杠,抢风头。能说会道,肯定入不了德行门。
去圣乃得真孔子——文学科的两大弟子
书名: 去圣乃得真孔子
作者: 李零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论语》纵横读
出版年: 2008-3
页数: 30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
ISBN: 978710802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