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是口才好,善于主持仪式,处理场面上的事,属于政治才能或外交才能。孔子讨厌"佞",不喜欢能说会道的人,但"言语"是说话的本领。战国时期,诸子游说,全凭一张嘴,笨嘴拙舌怎么行?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劝说统治者,游说的风气,恰好是孔子提倡起来的。微生亩对孔子说,你干吗非这样忙忙碌碌到处跑,这不是卖弄口舌吗?孔子赶紧解释说,不是我爱卖弄口舌,而是他们太顽固(《宪问》14.32)。 宰我(宰予)、子贡(端沐赐)是言语科的代表,他们都能说会道。这两位,和颜渊是一辈,宰我比颜渊大两岁,子贡(端沐赐)比颜渊小一岁。孔子离不开能说会道的人,但能说会道,他又讨厌。能说会道,有两大坏处:一是食言自肥,说了做不到,丢人;二是说话不得体,把事办砸,得罪人。如宰予昼寝,孔子破口大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俗话说,狗屎上不了墙,话非常难听。他挨骂,不是因为白天睡大觉,而是说话不算话。他肯定发过誓,决不在白天睡大觉(《公冶长》5.10)。光看这条,不看其他,你根本想不到,他居然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宰我性格倔,老师讲三年之丧,他抬杠,说时间这么长,礼必坏,乐必崩,没必要。老师说,服丧期间,吃好的,穿好的,你心里踏实吗?他说踏实,偏不顺着老师的心意。孔子说,宰予不仁,真是没良心的东西,谁不是爹娘养,爹娘养你三年,才能脱离怀抱,难道不要回报,他怎么能说这话(《阳货》17.21)。子贡也是言语科,不但会做买卖,有政治、外交方面的才能,本事相当大,对孔子,也是忠心耿耿,一点不比子路差。孔子回到鲁国后,他在鲁国的政界,影响特别大,三桓中的叔孙武叔说,子贡比他的老师还高明(《子张》19.23)。特别是颜渊、子路死后,在孔门弟子中,他地位最高。但孔子对他,评价并不高,说跟颜渊比,他差远了(《公冶长》5.9)。子贡有本事,顶多是个器。什么器,曰瑚琏之器(《公冶长》5.4)。瑚琏是什么器?古代盛饭的家伙。孔子说,他修养不够,还做不到恕(《公冶长》5.12);与人攀比,也是坏毛病(《宪问》14.29)。 总之,能说会道的学生,孔子不喜欢。
去圣乃得真孔子——言语科的两大弟子
书名: 去圣乃得真孔子
作者: 李零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论语》纵横读
出版年: 2008-3
页数: 30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李零《我们的经典》系列
ISBN: 978710802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