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玄妙 老庄之道是一种“自然之道”,在老庄看来,“道”就是宇宙生命。人类,以及其他一切事物,都是这一生命力的作用。这是一个永恒的生命,万物生生灭灭,都只是它在运行罢了。 读古书,经常碰到的语辞之一是“道”。“道”的解释很多,各人使用它有不同的涵意。其中最主要的,有儒家的道,或说“孔孟之道”,和道家的道,或说“老庄之道”。这两种“道”虽使用同一汉字,却是不同的概念。 儒家的道,意味着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儒者以道的承担者自任,以道的名义帮助和指导帝王治理国家。所以孔子说“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儒者看来,道从根本上为整个社会确定了必要的规范,从而使社会、使人性有可能符合于理想。 老庄之道,却是一种“自然之道”。它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如何对世界发生作用呢? 我们不妨放眼看世界:日月星辰、江河山野、草木鸟兽……这世界万象森然,变化不息,而运转有序。然而它在根本上却是令人费解的:万物都是具体地、分别地存在着,各自生生灭灭,并不互相统属,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支配这一切?我们的生命根本上也是令人费解的:它从何处来,又归向何处?人类神奇无比的禀赋,究竟是谁给予的? 宇宙对于人类似乎显得过分广大和深奥。即使在我们自认为科学发达的今天,也无力充分地回答这些问题———或许,这些问题根本就超越了人类智慧的范围。 但是,不管人类是何等幼稚,都必须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因为人类不能够生活在完全无法理解的世界中,这样人类将失去安全感。好像一个人突然被带到一个人种、语言、文化、环境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会四顾茫然,不知所措。 在原始阶段,人类用神话解释世界。他们相信在万物之中,都存在神力。到了大约公元前一千年以后,世界四大古文明———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进入了西方某些学者所说的“枢纽阶段”,从原始文明突入高级文明。其基本的标志,是人们开始用理性态度审视自然和人类自身,建立起系统的宇宙理论。孔孟之道、老庄之道,都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是中国文明突破与转变的总结。 老子在哪里又怎样展开他的沉思冥想的呢?我们无法知道。但是能够看出来,“道”的建立,经历了从现象中求根本的逻辑推理过程:既然一切有形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那么“道”应该是无形的;既然一切有形之物都是个别的存在,那么“道”应该是普遍的存在;既然一切有形之物可以归纳为 “有”,那么“道”只能是“无”(老庄所谓“无”,是指无形的存在,非通常所说“没有”)……正是在我们所面对的现象世界的反面,老子找出了作为世界永恒本质、不生不灭的“道”。《老子》书中如此描述道与万物的关系:有物浑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 “大”。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是无形无质的。道也就是“无”。“无”中生“有”,“有” 是道化生的作用;“无”化出“有”,就是产生了天地万物。细加分析,又可以说“道生一”———道化为世界的元气;“一生二”———从道的元气中分出阴阳; “二生三”———阴阳二气衍生众多;“三生万物”———众多衍生无穷之物。(按:以上解说与“太极图”所表示的意义相近。)但“无”中生“有”,并不是说 “无”不存在、“道”不存在了,“无”或“道”仍然周流不息于万物之中,仍然是万物的本质。“有”只是它的作用,只有“无”才是永恒的。在这些地方,老子对道谈得好像很具体,但他又时时声明:道其实是不可命名、不可谈论的。所以《老子》书劈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上面引的一节也特地说明:命名以“大道”,是不得已而勉强为之,也就是说道具有语言概念所不能表述的深隐幽微的性质。禅师以“不可说”说禅,也是同样意味。 在各种关于天地万物生成的宇宙理论中,通常都存在一个超自然的意志力量。譬如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或伊斯兰教的真主,就是这样的主宰。儒家学说,虽然更强调作为道德理性的“道”,但并不否认有意志的“天道”的存在。就根源来说,儒道是从周人所说的“天道”中衍生出来的。只是孔子认为 “天道远,人道迩”,因此人类首先应该致力于人道,从而削弱了对天道的信仰。而老子所说的道,却是无意志无目的的,是自生自化的。老子说“道法自然”,这也不是指道以外另有一个“自然”,而是说道本身是自然的。 庄子接受了老子的观点,又有所变化。他通常避免说道的“作用”,道如何化生万物,而更强调道的自然性,道与万物同在。《庄子》书载:东郭子问庄子“道在何处”,庄子答以“无所不在”。东郭子请他具体地指出来,庄子有意地说,在蝼蚁,在?稗,在瓦甓,甚至“在屎溺”。他的意思,是教人不要以一般高下尊卑的意识去看道,道绝不是“尊贵”的。道就是在万物之中,或者说万物的运行变化正体现着“道”。 如果我们试图给老庄的道以一个简化的解释,也许可以说:“道”就是宇宙生命。人类,以及其他一切事物,都是这一生命力的作用。这是一个永恒的生命,万物生生灭灭,都只是它在运行罢了。这样说,似乎有些接近,但仍旧背离老庄关于“道不可言说”的提醒。那么,当我们登山临水,凝视那波涌云生;独步荒野,倾听草枯叶落;或是向内心深潜,深入到无形的黑暗时,也许会在物象背后的世界本质的空虚中,体会到“道”的存在。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老庄强调道体虚无,道性自然,实际也是指明了世界是没有规定性质的,除了永恒的周而复始的变化,我们不能给世界以任何说明(这一点庄子比老子更明确)。这毫无疑问会导向反权威主义,反偶像崇拜。在历史上,统治力量总是要给世界以性质和规律的说明,借此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而老庄的“虚无”,常常会破坏这样的企图。所以,不管老庄之道怎样不可验证,作为一种哲学观具有何种缺陷,它的上述意义,总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