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比哲学更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思想的传承性:若不是出于追随思想史的发展的需要,数学家现在不必去读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物理学家现在不必去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不必去读希波克拉底学派的生物学和医学著作,甚至文学和历史不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也打上了时代背景和生活氛围的烙印,然而,哲学在这些方面都与这些学科显得很不相同。尽管哲学研究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的事业,也就是说,哲学家对一个哲学问题的思考总是与他的思想背景、个人经验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哲学问题一开始就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问题——哲学问题不仅本质上就是人类生活中所产生或出现的最根本的问题,而且也因为人类生活形式在某个层面上的相似性而成为全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哲学问题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所思考的很多问题仍然是当今的哲学家继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哲学思想观念)以一种一脉相传的方式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上被继承下来,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过各种批判性的改造和重塑。例如,亚里士多德对中世纪哲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尽管现代哲学是在新科学的背景下诞生的,但我们仍然无法割裂早期现代哲学家与中世纪哲学的联系——不仅现代哲学的奠基者笛卡尔的哲学思维并未完全与中世纪哲学发生决裂,而且莱布尼茨这样的哲学家一直试图在中世纪哲学和新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形而上学之间实现一种调和;现代哲学(尤其是它的经验主义流派)经过逻辑实证主义学派对当代分析哲学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而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这些探究人类价值和政治制度的哲学领域,当代哲学家对历史上的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比其他的哲学领域更为明显。因此,从哲学问题的本质以及哲学的历史发展的延续和传承来看,任何研究哲学的学生和学者都无法忽视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哲学论著:不论是为了理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论证,还是为了利用这些思想和论证来充实和深化我们的哲学思维,我们都需要深入地研究哲学史上一切重要的哲学著作。 经常有人认为哲学研究工作就在于论证,然而这是对哲学事业的一种偏狭的、甚至有点不负责任的理解。提出逻辑上连贯有力的论证固然是任何哲学工作的第一步,但仅仅是做到了这一点是不够的:一个论证在逻辑上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其结论就是可接受的,因为论证的前提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至少没有得到充分有力的论据的支持;把哲学事业仅仅降低为论证全然忽视了哲学在人类生活中的使命和价值,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哲学失去了它本来就具有的思想魅力。哲学家的使命在于通过哲学这项事业来思考和关注在人类生活出现的最根本、最持久的问题,以便对人类存在和人类生活达到一种理性的自我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一开始就提到,每一个人都渴望理解;他也把人类定义为具有理性的动物——正是人类所特有的那种理性反思的能力把他与自然界中的其他成员区分开来。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实际上意味着:通过理性反思实现一种自我理解就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只要人类仍然存在和继续存在,只要人类仍然继续生活在人类的条件中,这种自我理解以及寻求这种理解的愿望就自始至终地伴随着人类生活,不管是对人类个体还是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如此。因此,只要一个人开始反思他自己,反思他在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中的地位,他就是在开始从事这些思维。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一种不值得过的生活。我们的生活需要审视,不仅因为我们人类具有一种双重的本质——我们是具有感性欲望和理性本质的存在者,而二者经常处于某种张力之中,而且也因为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只是生活在其他人类个体中的一员,因此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自己与其他人类成员的关系。如果苏格拉底的论断是正确的,那么它就意味着:至少在某些时候,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应该把哲学思维看作他的生活的一个本质部分。所以,哲学不是一门高高在上、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现实关注毫无关系的事业。相反,一旦生活需要批判性的审视,那么哲学就成为我们的现实人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反对那种“哲学工作仅仅在于论证”的论调。哲学不是单纯的逻辑思辨,它从一开始就是对人类生活和人类状况的深切反思,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不管我们是在从事严肃的哲学研究还是仅仅希望通过理解最重要哲学家的思想和论证来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阅读和理解这些哲学家的论著都是一项首要的任务。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哲学思考是一项个性化的事业: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观点对一个哲学思想和哲学论证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而且,这就是?得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充满了魅力的东西,因为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活动就变成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借此我们可以把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观点表达出来,因此也就在哲学沉思活动中实现了一种独特的自我理解。所以,就哲学沉思的本质和目的而论,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别人告诉我们某个哲学家说了些什么,甚至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论证,就像国内的大多数哲学史教科书所做的那样。哲学教育的一方面固然是要让我们具有哲学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使我们通过阅读哲学家的原著来培养和发展我们的哲学思维和哲学反思的能力。对于哲学这门独特的学科来说,获得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尽管是一项准备),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批判性地理解哲学家的思想和论证来培养和发展我们自主的理性思维和批判反思的能力。 《劳特里奇(Routledge)哲学指南丛书》为实现哲学的这一重大使命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途径,因为这套丛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这套丛书的作者所介绍和讨论的著作都是哲学史上(包括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哲学论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贝克莱、洛克、休谟、康德、密尔、黑格尔、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这些卓有影响的哲学家的名字;其次,作者们针对这些哲学家的一部重要的论著对其中的观点和论证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和分析,从而使我们可以在阅读这套哲学指南丛书的基础上深入地理解原著;再次,在分析、解释和阐明一部原著的同时,这些作者也整合了当代的批判性的文献,因而不仅为我们理解原著拓宽了视野,而且也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最终,本丛书的作者都是有关领域的专家,因此,他们对一部原著的批判性的介绍和解释在使读者容易理解原著的同时也把他们领入了这个研究领域。 对于这套丛书中所要讨论和研究的哲学家及其论著,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相关的著作,但具备这套丛书上述四个特点的很少。这套丛书为我们理解和研究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和论证树立了一个典范。因此,我希望这套丛书中译本的出版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些重要的哲学著作以及其中体现的思想观念和哲学方法,而且也有助于推进我们对这些哲学家的深入探究。最终,我想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推进中国哲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这一重要贡献。 靳希平 徐向东 2006年10月 此书的撰写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达谢忱。我主要受惠于我的学生Beth Savickey,我同她就本书的每一方面都展开过讨论,并不断受益于她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学识与理解。她既富于同情心,又有广博的见识,堪称是每位作者都梦寐以求的对话者。我对她心存感激,因为,许多洞见来自我们之间长达两年的对话。我也要向我的先生Mark Rowe表达谢意,他不仅一直鼓励我,还一遍遍地阅读我的书稿并做出点评。我还要感谢Tim Crane约我撰写此书,并对早先的一个稿本做了详细的评论;感谢Stephen Mulhall 和Jim Hopkins对第四章的一份草稿做了强有力的批评。我还要感谢约克大学的众多学生,尤其是Jonathan Coles,多年来,他们参与了我的维特根斯坦课程,并不断把我的注意力引向维特根斯坦的评论的细节,或者引向读解它们的可选择方式,而这些细节和读解方式是我过去所没有看到的。我十分感激Mary Dortch女士所做的娴熟而专业的索引工作。最后,我要感谢约克大学为我提供了两个研究学期,没有这种照顾,本书是写不出来的。本书所引用维特根斯坦著作 《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tr.D.F.Pears and B.F.McGuinness,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61. 《文化和价值》Culture and Value,ed. G.H. von Wright in collaboration with H.Nyman,tr.P.Winch,Oxford:Blackwell,1980. 《维特根斯坦的讲座1930—1933》‘Wittgenstein’s Lectures 1930—1933’,notes by G.E.Moore, published in Ludwig Wittgenstein:The Man and His Philosophy,ed. K.T.Fann,Hassocks:Harvester Press,1978. “哲学”‘Philosophy’,taken from TS 213‘The Big Typescript’,published in Philosophical Occasions 1912—1951. “关于弗雷泽《金枝》的评论”‘Remarks on Frazer’s “The Golden Bough”’,ed.R.Rhees,published in Philosophical Occasions 1912—1951. 《蓝皮书与棕皮书》The Blue and Brown Books,Oxford:Blackwell,1958. “关于感觉材料与私人经验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Sense Data and Private Experience’,notes taken by R.Rhees of Wittgenstein’s lectures in 1936,published in Philosophical Occasions 1912—1951. 《维特根斯坦关于数学基础的讲座》Wittgenstein’s Lectures on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Cambridge 1939,notes by R.G.Bosanquet,N.Malcolm,R.Rhees and Y.Smythies,ed.Cora Diamond, Hassocks:Harvester Press,1976. 《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ed. G.E.M.Anscombe and R.Rhees,tr. G.E.M.Anscombe,Oxford:Blackwell,1963. 《关于心理学哲学的评论》第一卷Remarks o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vol.1,ed. G.E.M.Anscombe and G.H. von Wright,tr. G.E.M.Anscombe, Oxford:Blackwell,1980. 《维特根斯坦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演讲1946—1947》Wittgenstein’s Lectures on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1946—1947,notes by P.T.Geach,K.J.Shah and A.C.Jackson,ed. P.T.Geach, Hassocks:Harvester Press,1988. 《字条集》Zettel,ed. G.E.M.Anscombe and G.H. von Wright,tr. G.E.M.Anscombe, Oxford:Blackwell,1967. 《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述》第二卷Last Writings o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vol.2,ed. G.H. von Wright and H.Nyman,tr. C.G.Luckhardt and M.A.E.Aue, Oxford:Blackwell,1992.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本书所引用维特根斯坦著作《哲学大事记1912—1951》Philosophical Occasions 1912—1951, ed.J.Klagge and A.Nordmann,Indianapolis,Ind. And Cambridge:Hackett,1993.导论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维也纳,1951年4月29日去世于剑桥。如今,他已被公认为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富于力量和原创性,这表明,他拥有独一无二的哲学头脑,而许多人更乐意称他为天才。他的人格和思想都极具魅力:他的学生及其他一些了解他的人,写下了大量关于他的回忆,而由他的哲学工作引出的二手文献,更可谓汗牛充栋。所有这些回忆录均证实,他不仅具备卓越的理智洞察力和一贯的道德诚实,而且掌握了一些了不起的实际技能。同时他也是一位给人鼓舞的、忠实的、时常有些苛刻的朋友。相反,由他的哲学工作所引起的反响,却并非整齐划一,无论是阐释还是评价,均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维特根斯坦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实业家的家庭,这个家庭拥有广泛的文化兴趣。他于1908年首次来到英国,入曼彻斯特技术学院,注册为工程学系研究生。在设计一种喷气式推进器的工作?程中,他越来越对由这种设计引出的数学问题感兴趣。1911年,他转入到剑桥大学跟从哲学家贝特兰•罗素学习数学哲学。到1912年,罗素便折服于维特根斯坦的天才,鼓励他放弃航空动力学,献身哲学研究。同年,他向剑桥道德科学俱乐部提交了第一篇论文。论文的主题是“什么是哲学?”,这表明,维特根斯坦从一开始便认识到,重要的是理解哲学问题的本性,并思考处理它们的适当方法。对诊断与方法的关注,一直是维特根斯坦整个哲学发展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维特根斯坦一直致力于逻辑学和数学基础方面的研究。他的工作大都是在挪威完成的。维特根斯坦到那里,是为了躲避当时剑桥的学术讨论,因为他感到这种讨论多半是自作聪明。这期间他做出了许多关于逻辑和语言的发现,这些发现后来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逻辑哲学论》(1922年)的主要基础。这是他有生之年发表的唯一一本主要的哲学著作;他的第二部主要著作——《哲学研究》——的创作大约始于1937年,止于1945年,但直到1953年才作为遗著问世。这两部著作均为独一无二的杰作,一眼便能看出二者的反差来。虽说这两本书都以语言为中心话题,可早期著作是高度抽象化、理论化、精确化和教条化的,而后期著作则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带点散漫性的,其哲学目的似乎闪烁不定、掩而不彰。它们显然出于一人之手,可此人对其哲学任务的构想,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导论维特根斯坦在挪威的工作,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中断。此时,他返回维也纳,应征入伍。维特根斯坦尽管亲历加拉蒂亚和意大利的战事,却没有停止关于逻辑和语言的思考。1918年,他在意大利成了战俘,背包里装着《逻辑哲学论》手稿。这场战争和这部哲学巨著的创作,让维特根斯坦心力交瘁。他觉得自己的哲学工作已经完成。他处心积虑地将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遗产全部分送出去,然后接受训练去当一名小学教师。接下来的几年,他经历了极度的孤独与紧张。尽管他相信自己与哲学已有了了断,可他还是急于想把自己七年的心血之作公之于世。可是,由于《逻辑哲学论》行文方式怪异,再加上文字过于简略而晦涩,出版商生怕做赔本买卖而不愿出版它;即便是维特根斯坦最为赞赏的人士——弗雷格和罗素——也感到理解它很困难。不过,罗素最终得以利用自己的影响而让Kegan Paul(亦即后来的Routledge and Kegan Paul)出版了这部著作,前提是罗素须为此书撰写一篇导言。 1920年,维特根斯坦完成了小学教师培训,并前往下奥地利的一所小学任教。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26年。他接受的是“奥地利学校教育改革运动”的教学方法训练。这些教学方法拒绝死记硬背,着眼于开发儿童的好奇心,鼓励独立思考,并容许孩子在实际的练习中做出自己的发现。维特根斯坦满怀热心而又极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并相当成功地发挥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才能。然而,由于维特根斯坦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及个人性情与学生家长们天差地远,这些奥地利农民对他的教育方法表现出极大的怀疑,而维特根斯坦也对他们产生了敌意,并感到自己的工作很失败。1926年,他彻底放弃教学工作,回到维也纳。他做了一段时间的园丁工作,后来担任一幢房屋的建筑师,这幢房屋是维特根斯坦的姐姐Margaret Stonborough的,最初由著名建筑家保罗•恩格尔曼设计。 致谢 本书所引用维特根斯坦著作 导论 风格与方法:《哲学研究》89—133 导言 关于一种语法研究的观念 拒斥哲学理论 作为疗法的哲学 “……哲学问题应当完全消失” 维特根斯坦对奥古斯丁的批判: 《哲学研究》1—38 导言 “五个红苹果” “砖!”“柱!”“板!”“梁!” 意义与用法 实指定义 一切都已明摆在眼前 规则与遵守规则:《哲学研究》138—242 导言 克里普克论维特根斯坦及遵守规则 意义与用法的关联 意义与理解 规则与其应用的关联 逻辑上的“必须” 私人性与私人语言:《哲学研究》243—275 导言 关于一种私人语言的观念 我们日常的感觉语言 私人语言论证 私人实指定义在我们日常感觉语言中的作用 内在与外在:《哲学研究》281—307; 第277—278页 导言 疼痛与疼痛行为 关于私人对象的观念 我们心理学语言游戏的不确定性 疼痛既非某物亦非空无 看见与看见模样:《哲学研究》398—401; 第二部分第十一节 导言 视觉房间 看见与看成 看见与做出反应 索引 译后记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1
书名: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
作者: [英] M·麦金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李国山
出版年: 2007-3
页数: 260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劳特里奇哲学指南丛书
ISBN: 9787563364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