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角色 罗纳德·埃德蒙·巴尔弗,第一加拿大军。1944年。年龄:40。出生地:英格兰牛津郡。巴尔弗是剑桥大学一位历史学家,是英国人称为“绅士学者”的人物。他是一位一心追求知识生活的单身汉,对荣誉和地位毫不在意。身为虔诚的新教徒,他初期是一名历史学者,后来转向了教会研究。他最为珍贵的财产是数量巨大的个人藏书。 列兵哈利·埃特林根,美国第七军。年龄:18。出生地:德国卡尔斯鲁厄(后移民至美国新泽西纽瓦克)。身为德国犹太人,埃特林根在1938年随家人逃离了纳粹迫害。1944年他从纽瓦克高中毕业后,被陆军征召,此后埃特林根便在服役期大部分时间里陷入了军方的官僚体系之中,直到1945年5月初才最终找到自己的归宿。 沃克·汉考克上尉,美国第一军。年龄:43。出生地: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汉考克是一位著名雕刻家,曾在战前荣获享有盛名的罗马大奖,并在1942年设计了陆军航空兵奖章。他热心助人,乐观向上,常给自己最心爱的人塞玛·内蒂写信,就他在远渡欧洲、奔赴使命前两周,他刚刚迎娶了塞玛。他最常提及的,便是他喜爱自己的工作,还梦想着在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拥有一栋可供他们一起居住、工作的房子和工作室。 沃特·“哈奇”·哈奇豪森上尉,美国第九军。年龄:40。出生地: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佩里。哈奇是个活泼跳脱、长相英俊的单身汉,也是明尼苏达大学一位执业建筑师兼设计学教授。他主要驻守在德国亚琛城中,负责德国西南部的众多地区。 雅克·约雅尔,法国国家博物馆主管。年龄:49。出生地:法国阿斯涅尔。约雅尔任法国国家博物馆主管,在1940年至1944年纳粹占领期间,负责保证法国国家艺术收藏品的安全。他是法国文化事业中另一位英雄罗斯·瓦朗的上司、导师及密友。 一等兵林肯·科尔斯坦,美国第三军。年龄:37。出生地:美国纽约罗切斯特。科尔斯坦是一位文化活动主办人兼艺术赞助。他头脑灵活,可是情绪容易极端化,容易沮丧,他是具有传奇性质的“纽约城市芭蕾”的创立者,被许多人看做那一时代最重要的文化人物之一。不过,他也是MFAA中级别最低的成员之一,担任罗伯特·波赛上尉非常得力的助手。 罗伯特·波赛上尉,美国第三军。年龄:40。出生地:美国阿拉巴马州莫里斯。波赛在阿拉巴马州一个农场长大,家境贫寒,由于得到了陆军预备役军官培训部队(ROTC)的资助,他得以从奥本大学毕业,获得建筑学学位。他在MFAA里不大合群,为第三军及其富于传奇色彩的指挥官小乔治·S·巴顿将军深感自豪。他常给自己妻子爱丽丝写信,还常挑一些卡片和纪念品送给他的幼子丹尼斯,他把丹尼斯叫做“伍吉”。 詹姆士·J·洛里莫少尉,联络区与美国第七军。年龄:39。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洛里莫是博物馆界的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就荣升至大都会博物馆馆长。作为中世纪艺术专家,他在大都会中世纪藏品分支机构“修道院博物馆”的创建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重要赞助人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支持。在他被调派到巴黎后,他那斗牛犬般的决心、对抗现有体制的意愿以及对所有法国事物的热爱,让罗斯·瓦朗对他欣赏有加。在发现纳粹宝藏的赛跑之中,他们的关系至关重要。他娶了大都会一位同事凯瑟琳为妻。在他服役期间,他的女儿安娜降生了,可他有两年多时间都见不到她。 乔治·司道特上尉,美国第一军及美国第十二军团。年龄:47。出生地:美国爱荷华州温特塞特。司道特是当时尚且冷僻的艺术品保存领域一位杰出人物,也是意识到纳粹对欧洲文化遗产所带来威胁的第一批美国人之一,他推动博物馆界和陆军朝着建立一支专业性艺术品保护部队而努力。身为战地军官,他是北欧所有古迹卫士前去求助的专家,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行动楷模和忠实朋友。司道特衣着整洁,举止优雅。在实地工作中,他关注细节,考虑周全,显得出类拔萃。他是一名“一战”老兵,将自己妻子玛姬和年幼的儿子丢在了身后。他的长子曾在美国海军服役。 罗斯·瓦朗,网球厅的临时看管人。年龄:46。出生地:法国圣艾蒂安-德圣茹瓦尔。罗斯·瓦朗是一位在法国乡村长大的穷家女子,在法国文化界本不太可能成为英雄。纳粹开始占领巴黎时,她是卢浮宫附近的网球厅博物馆里一位不领薪俸的长期志愿工作者。这位单身女性行事低调,但却意志坚定,她平凡的样子很容易被人遗忘。她表面迎合纳粹,却在纳粹占领的四年里暗中监视他们的活动。巴黎解放后,在寻找从巴黎掠走的艺术品过程中,她拼死保守的秘密情报在其内容和重要程度上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盟军夺宝队——主要角色
书名: 盟军夺宝队
作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MONUMENTS MEN(《古迹卫士》)
译者: 谭勇 | [美] 布莱特·威特
出版年: 2014-3
页数: 388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2411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