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与绝望 冯成杨并不知道,即使有了周立太,他所面对的事情,也不是就可以这么轻而易举地迎刃而解。 但有了这个人,局面就打开了。 2000年9月22日,在律师周立太的帮助下,龙岗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坑梓仲裁庭终于受理了他的申请。 冯成杨接到消息的时候,欣喜万分。让他觉得一直被排除在门外的他,这一天,大门终于冲着他敞开了。 2000年11月18日,龙岗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坑梓仲裁庭作出裁决:一、驳回申诉人的申诉请求;二、本案仲裁处理费400元,由申诉人承担。 2000年12月9日,冯成杨一纸诉状将工厂告上了法庭。结果,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冯成杨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100元,由原告负担。 梦想破灭了,冯成杨在门里看到了跟门外一样的景象。他瞪着不相信的眼睛看着周立太,而周立太却很平静,或许他早就知道了这个结局,或许他被拒绝过,只不过是再次被拒绝了而已。冯的案子,跟他以往接触的案子一样,难度在行进中越来越大。 周立太鼓励冯继续上诉。 一审败诉,冯成杨不服,上诉至深圳市中级法院。为了使上诉更有力度,期间,周立太曾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调阅一份关于市政府意识到宋副市长讲话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已经建议政府纠正问题的文件。 该文件是在宋副市长的讲话导致宝安、龙岗两区未购买工伤保险的伤残员工告状无门的背景下出台的,此事引起了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另一位副市长曾多次召开协调会,要求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尽快受理未购买工伤保险伤残员工的案件,以保障社会的安定。 深圳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于2000年11月21日向市政府写出书面报告,文号为:深府复办[2000]8号,标题为《关于深圳市宝安、龙岗两区未参保员工工伤事故处理工作的建议》。同时,该办于2001年1月9日向市政府所写的2000年工作报告文号为深府复办[2001]1号、标题为《发挥复议监督作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文中也明确指出,2000年第6期会议纪要发出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周立太想借此说服法官,认清法律事实,从而作出合法判决。 但他的说服并没有效果。深圳市中级法院于2001年7月26日作出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而广东省高院同样也维持了中院的裁定。 两级法院判决冯成杨都败诉,这是为什么呢?周立太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他觉得败诉的原因,主要还在那个来访纪要上。 冯成杨也极为赞成周立太这个大胆的想法,但自古民不跟官斗的思想根深蒂固,他心里还不是很肯定。但周立太告诉他,错的,就是错的,任何人都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2001年3月19日,冯成杨对深圳市人民政府提起了行政诉讼:被告为所发宋鹤副市长讲话内容的会议纪要,就工伤赔偿方面是抽象行政行为;导致原告告状无门,并造成损失,应属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但告政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迟迟不予立案。后来,冯成杨跑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高院口头答复不予受理。于是,上诉无门的他于2001年4月16日上书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我叫冯成杨,是贵州省贞丰县小屯乡尾酒村人,现暂住深圳市龙岗区坑梓镇。委托周立太告深圳市人民政府行政赔偿一案,于2001年3月19日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准备立案。当时,立案庭的彭法官接待了周立太。但彭法官态度生硬,拒不接受材料,后周立太找到行政庭的吴庭长,在吴庭长的干预下,彭法官才勉强收下材料,但拒不出具法院签收的证据交换单。 之后,深圳市中级法院未作答复,也未受理该案。于是在深圳中级法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的情况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的规定,周立太于2001年4月11日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起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说本案不符合受理条件,口头答复不予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即使是法院不受理的案件,也应当出具一个书面不予受理的裁定书,这样还有上诉的机会。而现在,这样的机会也给剥夺了。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如果连法院不能依法办事,又怎样能指望老百姓守法呢?我请求贵院在百忙之中对此事予以过问,并引起重视,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使老百姓能真正告状有门,避免让事情恶化,而影响社会稳定。 等待中,深圳市中级法院终于做了答复,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1]深中法立裁字第27号”做出了不予受理的行政裁定: 原告在被告明确告知不支付工伤辞退费的情况下,仍签署了该协议书,并已领取了被告的补偿款。本院认为,该协议书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现,合同依法已经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法律应予以保护。原告签署该协议的行为足以说明其已放弃了向被告追偿工伤辞退费的要求,在其领取被告的补偿款后又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并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一次性支付工伤辞退费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冯成杨不服,接着向广东省高院上诉。广东省高院依然驳回上诉,维持了原裁定。 所有通向希望的路一一破灭,就此画上了伤感的句号,冯成杨欲哭无泪。 现在的他依然在深圳打工,在这个给他带来希望也带来痛苦的繁华世界里生活着。和刚来深圳相比,不同的是多了一张残疾人证书,证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残疾人姓名:冯成杨;伤残等级:工伤六级…… 周立太看着失望的冯成杨,恨不能让变出几个程序来。没有什么比宣判更绝望了,这场没有终结而完结的争斗,就这样说完就完了。他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