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很多东西,只要你喜欢,你就会不知不觉 地会了。 那么,为什么你这么忙还有时间看书呢? 答案也一样。 我常常把书和杂志带进摄影棚里,这有一箭三雕的功能:增长知识,避免有时间聊是非(该地像办公室茶水间一样,是个是非之地,多言通常会惹祸),还有让自己暂时脱离一下职场的紧张气氛。 有一阵子,我一个星期有六天在录像,平均我一天可以看完一本书和一本杂志。积少成多的观念在知识累积上很能发挥作用:如果我一年工作三百天,那么,我一年就可以看完三百本书和三百本杂志,我连念EMBA 时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艰深课程,都是在摄影棚里读掉大半的。 当然,主持人得天独厚,我不需要在休息时间还被人家吆来喝去。 3 善用空当力量大 和我一样善用空当的还有蔡康永。我们一起主持节目时,还会交换读书心得。我觉得很棒,专程找这样的杰出人士开读书会,可能还要付他高额的导读费,而他的读书意见对我 来说是免费的。也许你会问我,那录像呢,录像不需要准备吗? 当然需要, 我采取了一个好方法,要制作单位在录像前先将脚本发e-mail给我。我会在录像前先看完,把重点记下来。 读脚本和读书有相同的关键:只要你擅长阅读,你就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记下重点,你会明白,哪里是最有张力、最需要铺陈的地方。 杜甫曾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很多东西,只要你喜欢,你就会不知不觉地会了。 我看书看得很快──这并不需要练速读。真正的答案很无聊:只要你每天看,你一定会越看越快,你如果很怕字,那么,你去练速读也没用。侯文咏曾经对我说,他曾想听懂英文新闻,于是每天在开车时都听BBC。刚开始,只能抓住几个生字,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完全不费力地了解所有新闻的内容──不必查生字,也不必阅读什么“关键技巧”。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