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依然漆黑一片,再过几个小时,太阳才会升起。此刻,你正站在一扇笨重的安全防护门前,门后是一个小房间,有些发霉的味道,没有窗户;我们已经离开了美国,这是一个秘密据点里的一栋毫不起眼的建筑。大门另一侧有名男子,数小时前被带到这个房间,他是被美国军方和情报人员秘密逮捕的。此人涉嫌策划“9•11”恐怖袭击,如你所知,这一袭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美国政府将此人界定为“高价值嫌犯”,不仅因为他掌握了有关策划和实施“9•11”恐怖袭击的宝贵信息,更由于他可能了解其他正在策划中的恐怖袭击,后者可能更为恶劣。此时此刻,在反恐战争中,没有什么比从此人口中获取信息更加重要的了。可能有上万甚至数十万的无辜生命——男人、女人和孩子——命悬一线。你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个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似乎没有什么比这项工作更加令人望而生畏、胆战心惊了。当你走进那扇门,有什么方法和技巧能给你最大的取胜把握? 本书将回答这个问题。 从本质上说,这本书是关于掌控力的。它讲述如何对某个掌握重要信息(通常情况下这个信息会关乎人命)却守口如瓶的人施加影响,让他最终吐露真相。在此过程中使用的若干技巧,近年来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特别是当这些讨论聚焦于一个关系到我们的职业,甚至很多时候关系到我们生命的组织:中央情报局。 在我们的世界中,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为审讯。当然,把审讯和中情局放到一句话中,通常都有预设画面出现。你可以想象,在当今这个反恐和反间谍任务很重的世界中,审讯过程意味着什么,所以怀有此类偏见是情有可原的。自从2001年9月11日“恐怖主义战争”爆发以来,媒体披露了大量审讯手段,证实了很多人的合理推测。“强硬审讯技巧”是其支持者内部使用的委婉用语。但这仅仅是一个委婉用语。 有时,当你的任务是描述某样东西是什么时,一种有效的方式是,描述出它不是什么。本书并不是针对中情局或其他机构或部门所用审讯手段的意见书。它不是表达某种观点的媒介,也不是一种申辩,更没有企图扼杀一切异议。以国家之名、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目的而使用的审讯技巧引起的争议会在本书之外延续下去。简言之,这与我们的论题无关。 我们所能做的,是从自身经历出发,从职业的角度,争取达成单一、可量化,却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让人们吐露真相。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工作中追求这个目标,我们从彼此身上学习,将我们的个人经历熔铸成一种复杂的、联结性很强的工作机制。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像个团队一样展开活动,具体来说,我们查找真相的方法论才得以建立。 或许,对于这种方法论的形成及其复杂性,最好的描述方式是用团体体育运动项目作比。其中,菲利普扮演的是球员和教练的双重角色。在中情局长达25年的职业生涯中,菲利普任职安全办公室高管,大部分同事以及一些政府高层都认为他是中情局历史上最优秀的审讯员之一。确实,他的履历中包括中情局历史上最受瞩目的一些案件的成功记录。而迈克尔•弗洛伊德则是全国最权威的测谎大师之一,这为他的履历和声誉都增添了砝码;他不仅是中情局内访谈和审讯领域的关键人才,也是国家安全局的一个法宝。苏珊•卡尼瑟洛在中情局的职业生涯始于行动指挥处(现改称“国家秘密行动处”),最初,她是行动处的一位潜伏探员。苏珊的独特技能,包括她在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专长,帮助她成为中情局最优秀的审讯和侦查专家之一。 我们的团队,是实打实的精英团队,能力超群;现在我们的团队正准备迎接一位理想的新成员。他就是彼得•罗马利,一名经验丰富的审判律师、教育从业者以及享有国际声誉的谈判和仲裁专家。彼得的职业生涯,说到底也符合我们团队一致追求的目标:让人们吐露真相。 ……本书中我们即将分享的审讯方法,似乎更是对传统智慧的匪夷所思的批判。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审讯,从定义上看,几乎就是一种严酷的、对抗型的沟通。事实上,如果那样操作,很可能意味着审讯的失败。或许一个比较恰当的类比是战争和外交的区别:你可以通过蹂躏敌人达到目标,也可以选择用谈判施加影响的艺术手段。我们发现,后者往往比前者要有效得多。 多年来,我们必须在一些令人精神高度紧张的环境下捍卫我们的立场。但是,有一点是我们无须回避的:我们从不需要编织一个社会或政治意义上的委婉说辞,来掩护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接下来的内容将解释原因。更重要的是,你将从下文了解到,任何人,不论能力几何,只要探寻真相的目标明确,应用我们的方法,都能非常有效地达成目的。
掌控力——让所有人对你讲真话——在线试读
书名: 掌控力——让所有人对你讲真话
作者: [美] 菲利普·休斯顿 迈克尔·弗洛伊德 苏珊·卡尼瑟洛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译者: 钱峰
出版年: 2017-2
页数: 280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3999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