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者之惑 问:王老师你好,我刚才听你讲大学里面比较成功的一般都是五名到十五名,我想知道大学里面那些倒数五名的人将来成功的概率大概有多少?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的传奇人物,学习成绩稍低些,如果他们不甘于一生如此平庸的话,他们将来还能施展什么抱负? 王志纲:我们这个同学是不是倒数第五名啊?(回答:"倒数第二"。全场大笑。)倒数第二啊,那得小心一点,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了,倒数第二、第三,甚至第五都已经很危险了。最近我的儿子也到了悬崖边上了,他突然告诉我,在国外如果今年的学分拿不到,明年也毕业不了。我当时就毫不客气地把他训了一顿,我说凭你们的智商应付学校的课程,取得个中等成绩应该不难,恐怕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谈朋友上了吧?如果你连学校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有一千条一万条理由都不能解释自己,这是第一。 第二,像韩信这样的传奇人物,他的成功率可能是千万分之一,完全没有可比性。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有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成功几率呢?你所谓多少名,我想应该有这么一个模式。要是你使尽了浑身解数还是倒数第二名,那没办法,你可能是混进大学的,那只能认命了。但是如果你倒数第二名是因为你无心于此,那么你就要反思了,你到这里来花四年时间和金钱到底想干吗?即便为了混文凭这个最简单的目的,也应该达到学校最基本的要求,更何况对于能考入大学的学生,应付考试应该是问题不大。我认为还是要保证一个中等偏上的排名,当然你不追求成为第一而成为第一那就更了不起了,但是至少要保留中等偏上你才有话语权,有了话语权以后你才能够随心所欲地去做你喜爱做的事情,你有再多业余爱好别人都拿你没办法。但是如果你连底线也保不住,那你说什么都没用。起码在今后的道路选择上你会丧失很多机会。要让人家相信一个学习成绩倒数的人是一个优秀分子,远比自己多拿些分数困难得多,这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所以希望我们这个同学早点从悬崖边撤回来,别在悬崖边打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