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的战略机遇与中亚合作 我曾经以游客身份去过两次新疆,第一次去的是北疆,包括哈纳斯、魔鬼城、克拉玛依。第二次我去了南疆,包括喀什、红其拉甫山口、帕米尔高原,我就想到冰山上的来客、奔腾的雪水河、展翅的雄鹰。两次都跑了几天,但是只跑了南疆、北疆的一部分,看到的这些让我感觉到,新疆在未来中国的战略决策里会扮演一个非同一般的角色。得出这个结论是基于这么几个理由: 第一,整个亚洲的中心在乌鲁木齐。中国有一个习惯性的思维,总是以沿海来画线,武汉是中部,成都已经是西部了。其实按照地理的说法,成都这个地方还属于中国边缘线的内核;第二,新疆的资源、能源富集,在未来整个中国的重化工业和经济升级换代的过程中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三,新疆在未来整个中国"四面八方打开国门,东西南北走向世界"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将会成为一个不可小看的区域中心。这个判断不久之后就会得到证实。 2007年新疆的最高领导通过很多人到北京找我们,希望我们去新疆考察。我们去后发现几个值得关注的事情: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上半年专门去新疆考察;之后温家宝总理又带了一百多个国务院的工作人员去新疆现场办公和调查,专门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新疆问题,对新疆的地位和分量进行重新评估和定位。在这种背景下新疆下一步打算在"乌昌一体化"上大做文章。所谓"乌昌一体化"就是把乌鲁木齐这个新疆的中心城市和它旁边的昌吉自治州合成一体,做出能级,做出规模,希望能够在整个中国的西北乃至中亚地区扮演一个中心城市的角色。这件事情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而且也得到了中央的认可。这里面要解答的是城市和区域战略的问题。 中央领导考察新疆之后,中央专门下了一个三十二号文件,从发展思路、战略任务、产业布局和重大政策四个方面对新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纵观全国,还没有国务院给哪一个地区,专门下达一个政策性文件,而且讲得这么具体,这是前所未有的,怎样充分有效地消化这个机会?这是个大学问。要是不抓住时机的话,一两年以后热点就转移了。这道难题摆在了乌鲁木齐市党政领导的案头,也是我们当时去做这个战略咨询的时候思考的问题。三十二号文件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提得很高,特别是在战略地位上提得很高。考虑新疆的问题要注意两点:一个是地缘优势,新疆处在上合组织中亚五国的中心位置;另一个是能源,新疆本身以及周边地区能源资源非常丰富,战略意义重大。 随着中国能源战略的调整,能源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新疆有石油天然气包括煤炭在内非常丰富的资源,在能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亚以及俄罗斯将有2000万吨的原油在这里加工,这2000万吨进来是什么概念呢?新疆干了50年,现在也才是年产2300万吨。到目前为止,新疆人民基本上过的是石油的日子,它占据新疆工业增加值的60%。现在看来这2000万吨原油进来对新疆人民来说是天大的事情。还有200亿立方的天然气要进来。这对新疆的经济,特别是对乌鲁木齐的经济来说,有着海啸般的作用和影响。到2010年还要把已经建好的2000万吨石油管道变成3000万吨的规模。乌鲁木齐正好遇到中国能源战略的调整,时代给新疆人民送来了一个天大的机遇。国家从三个地区将近700万吨的装置基础上再增加1000万吨炼制设备。另外新疆富集着中国40%以上的煤炭储量,从战略资源的角度考虑,中国所有大能源公司全部在新疆搞煤炭。现在有6000家的开矿公司,这6000家有一半在开发,一半是在找矿。这个不得了!需要有一个城市平台来支撑。 乌鲁木齐的战略之一叫做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一白一黑为主的资源转换战略,另一个战略叫做中心城市辐射战略。乌鲁木齐对全疆的经济拉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的空港、铁路、公路、陆路交通都是绝对的枢纽。要加快发展新疆,就要提高乌市的能级,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乌昌一体化战略。为什么要乌昌一体化?客观上来讲,乌鲁木齐市发展到现在已经遭遇瓶颈,首先是土地资源的问题,没有空间了,工业没地方摆,商业没地方摆。这种情况下乌昌联合起来,把我们的要素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虽然现在还没有批准乌鲁木齐和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划的合并,但是第一步的试验区--米东(新区)已经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开始做了。这样从客观上来讲实际上首先解决了行政体制性障碍对我们资源优化配置的制约问题。 石油化工的突飞猛进对新疆的发展和推动所具有的极强的冲击力量,乌昌一体化的城市战略,再加上三十二号文件的落实,是乌鲁木齐未来发展的三大机遇。 在发挥新疆的地缘优势方面,乌鲁木齐是新疆开放的桥头堡。与周边这些国家的城市相比,乌鲁木齐是一个大城市,相对来说比较发达,这个城市是现代化城市,绿洲型城市。以前乌鲁木齐作为国际商贸中心,因为它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也就是第三产业占主导,第二和第一产业次之,这个三二一结构是客观形成的,商贸占到了乌市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六七十,但是它的商贸还不能算是大商贸,乌昌同中亚地区和南亚地区的合作缺一个大规模的重加工区。我们化工的原料在这里,没有必要把原料卖到沿海,加工以后再拉回来。这次乌石化等一大批石油化工项目上来,包括一百二十万吨乙烯,和乌市当地的加工企业组合起来,很快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可以大规模加工石油下游产品,加上新疆本身的棉毛麻丝化纤,发展空间广阔。新疆技术落后可能是个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城市营销,把我们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些优势的东西和这里的优势结合起来,走向中亚。整个中亚地区有十二三亿人口,基础不弱,配套设施也比较好。所以乌鲁木齐的发展战略客观上来讲应该有这么一个背景: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通过乌昌一体化,来推动整体发展。 乌鲁木齐作为中亚地区的中心城市,应该东联西出。从国家战略上来讲,应该从中亚的格局来看乌昌的战略问题,乌昌应当是双轮驱动,一个轮子是新型工业的发展,另一个轮子是商业贸易。乌鲁木齐应该成为中亚地区的国际性中心城市,我们访谈了各方面的领导,他们基本上同意我们的这种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