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王志纲之二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成败,我的生涯规划是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从大学毕业一开始我就确定,我这辈子不当官,也不适合经商。看到那些退休的人无所事事,我就想60岁以后我要做什么,于是倒过来规划我的人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历万端事。由此有了我之后的选择,有了数个王志纲:学者、记者、电视人、策划人、社会评论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才其实有两种,一种叫自用之才,这种人能够自己搭建舞台,周围的环境对他影响不大;另一种叫被用之才,他需要借助别人的舞台来唱戏,所以他是否能成功取决于有没有适合他的舞台。而大多数的悲剧也正是本来是被用之才却偏偏要做自用之才的事。本来是个斧头,却偏要去当锯子。 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没有对任何人都适用的道理,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他如何面对社会,如何整合资源。所以在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看清自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要善于捕捉机遇,更要拒绝诱惑 一个人能拒绝诱惑不是他有多高明,而更多的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方向,符合方向的事就做,不符合方向的事即便机会再诱人也不做,这样就把许多诱惑和风险一起挡在门外了。 与狼共舞的第三种生存 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知识分子过的是一种"与狼共舞"的生活。有没有一条既财智双赢,又不扭曲自身人格的道路?有,我将这种既不依附于商,也不依附于官,靠知识智慧立世的生存状态称为"第三种生存"。 人生的三种目标 人生有三种形态:平淡人生,传奇人生和成功人生。我们一定要尽量保底,至少有个平顺人生,防范传奇人生,尽力争取成功人生。 问:王老师你好。今天你提到了毛里求斯问题,谈到毛里求斯有一个非常好的机遇,然后讲到毛里求斯在非洲的区位优势以及我们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我注意到欧洲人用大量资金把它打造成现在的模式,毕竟欧洲人在这里面有很大的经济利益。在中国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在与原有的游戏规则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寻找出路。我的问题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国要走出去,怎么走出去?我们这样走出去以后,欧洲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看上去是一个非洲问题,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国际问题。这个国际关系问题我们怎么处理? 王志纲: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啊。关于毛里求斯的问题,为什么说我们找到了一种可操作的商业模式,因为这个商业模式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和谐世界,和睦友邻,具有很鲜明的东方特色。当时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跟毛里求斯的领导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我知道他们的本意是借助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完成国家的升级换代,希望这个国家起码能够像新加坡一样的发展。他们对中国有非常好的印象。 你讲到欧洲人的势力范围,其实你不用担心。欧洲人怎么看待这个地方呢?他们把它作为一个休闲平台,沿海有很多欧洲人开的酒店,他们到这个地方来度假,就是这样。我们的目标没有和他们的利益冲突。我们的策划是把中国庞大的消费力量引导过去,是帮助这个国家进行战略转型。这是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另外再举个例子,本来在尼日利亚不时有中国工人被抢劫和绑票,但2007年上半年有一则新闻讲,有一家在尼日利亚的中国企业的一个职员被当地的土王封为酋长,中央电视台还去跟踪采访。这家企业是我们的客户,那天我就问这个企业的老板,我说:"尼日利亚我没有去过,你能不能跟我讲一讲那边的情况?"他说:"我们尽量低调,不像有的企业去了以后就十分张扬,我们是"悄悄地进庄,打枪的不要"。跟当地的土王关系搞得非常好,帮他建设电厂和电站,他恨不得请我们的人去当他的女婿,还封我们的人做了他们的酋长。"我问他当酋长有哪些政策,他说:"第一,可以娶六个老婆。第二,有五百公顷的封地,在这五百公顷的封地里面他可以为所欲为。"他们这种商业模式非常成功,也就是说问题不是该不该出去,而是我们有些企业出去的方式不对头。不是人家专门针对中国,而是我们有些企业打草惊蛇了。把这些问题理清楚以后,其实走出去,做到双赢,是完全可能的。我们这家企业走出去就是很成功的例子。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