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专业,作为技术员就职于松风工业公司。这是京都一家生产高压输电线用的绝缘瓷瓶的企业。所谓瓷瓶,是为了保证电线绝缘而安装在电线杆上的器具,它主要由陶瓷材料制成。松风工业设立于大正六年,一直是高压瓷瓶领域的传统老资格企业之一。我被分配到研究科,从事精密陶瓷(NEW CERAMIC)的研究开发工作。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CERAMIC这个词。CERAMIC源于希腊语。土制的兽角状容器称为KERAMION,而制作这种容器的技术称为KERAMEIA。据说,德语中的KERAMIK、英语中的CERAMICS就是由这些词派生而来。 CERAMIC的定义,学术上指:“无机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受过高温处理的东西。”按照这一定义,不仅陶瓷,玻璃、水泥、砖瓦、搪瓷等都在这一范畴之内,而我们使用CERAMIC这个词时含义较为狭窄。当时,性能优越、尺寸精度很高的陶瓷材料被称为特殊陶瓷。但我们制造的东西与传统的瓷瓶不同,材料不用天然的黏土,而使用人工合成的、纯度很高的材料,我把这种特殊陶瓷叫做NEW CERAMIC(新型精密陶瓷)。 话说回来,进入松风工业公司后我才知道,公司现在亏本经营,在金融机构援助下才勉强维持,工资经常迟发。在这种情况下,我对公司和自己的将来都不抱希望。 与我一起进入公司的同事相继辞职,我也对这家公司失望透顶,于是就和剩下的一名同事一起去报考自卫队干部候补生。考试合格,但办入队手续要用的户籍本老家没寄来,再加上哥哥强烈反对,我最终还是留在了公司。 已经没有退路。此时我下定决心:不管工作环境多么恶劣,我也只能在这个岌岌可危的公司里开辟自己的命运。于是我改变心态,全身心投入了研究开发。 这样一来,很有意思,研究开发工作开始出现成果。因为受到周围的表彰,我就更加来劲,更加投入。而且,上司和前辈也夸奖我,我干劲倍增,废寝忘食。这样,就让自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