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营和人生中,每当碰壁时、痛苦烦恼时,我都会回到“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原点认真思考,依据这个原则采取行动。 所谓经营只能是经营者人格的投影。因此,只要具备做人的正确的判断基准,就一定能在经营实践中有效发挥它的作用。 1959年,我27岁,那时还只是个陶瓷技术员。在有关朋友的帮助下,我与七位同伴共同创立了京都陶瓷(京瓷的前身)。之后约40年来,我倾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经营以京瓷为中心的企业集团。 我经营的企业集团,以京瓷为首,还有第二电电(DDI)及Taito公司等,在1997年3月末期进行的年度决算中,这些企业的营业额合计约为17 000亿日元。 京瓷以生产电视机陶瓷绝缘零件起家,但如今生产的产品种类不仅包括计算机“心脏部位”使用的半导体封装、通信器械等不可或缺的各种电子零部件、产业机械和汽车发动机所使用的各种精密陶瓷零件,也扩大到手机、打印机、照相机、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的常用器械。 此外,以京瓷为母体的DDI参与了日本长途通信业务,在日本各地积极开展手机、PHS移动通信业务。DDI还参与了“铱”计划——一项应用卫星技术的世界规模的通信业务。同时,集团内还从事娱乐、酒店、SI业务(system integration,系统整合)、太阳能相关器械销售等的企业集群。 “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贡献。”以这一经营理念为出发点,与全体员工一起拼命努力工作,我经营的企业集团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发展。 1959年,我白手起家创立京瓷,当时谁也没能预料到如今的成功。为什么曾是中小企业的京瓷能够克服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的困难,并持续发展至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