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脸后擦去脸上的水珠,和往常一样照照镜子,这一看不要紧,我差点儿叫出声来,脸上竟然长出了西瓜子那么大的疙瘩,而且不是额头、鬓角这样隐蔽的地方,是长在别人都会注意到的嘴巴下面。这么大的疙瘩,用再好的化妆品也遮不住了。我垂头丧气地把原准备今天穿的新衬衫丢进了衣橱,绝对不能这副样子就穿自己三个月分期付款才买到的新衬衫。当然,我也知道,今天见到我的人不会很在意我下巴上的疙瘩,可我是一个非常爱照镜子的人,一天之内照镜子的次数绝对不少于十次。我想自己可能会一整天照着镜子绞尽脑汁地想让那个大疙瘩立刻消失,也会不断唉声叹气。 我安慰自己,脸上长了疙瘩又怎么样?我要做一个洒脱的女人!于是我从衣橱里重新挑选了衣服,去上班了。 “今天是周五啊,你没有约会吗?你这身打扮,多像是加班专用服装哦!” 正在喝咖啡的王科长一边跟我打招呼一边说。她是公司里出了名的大嗓门儿,在早晨听到她的声音再合适不过了,绝对可以把你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惊醒。王科长高分贝的这几句话令我刚刚调整好的情绪一下子又跌到了谷底。 “加班专用服装!” 大清早就被人说穿的衣服像工作服,哼!还不如直接让我加班呢……这都是因为脸上的疙瘩! 和王科长共事已经有一年了,但我始终搞不清楚她是怎样一个人。大多数时间里,她对同事都非常和善,说话做事也非常得体;可偶尔也会像一个职业杀手一样直击你的要害,一针见血而且还神不知鬼不觉的。 “没错,是加班专用服装,魔鬼二十日马上就要到了嘛!” “倒也是……李代理辞职之后,高小姐还是第一次独立完成出刊工作吧?是不是手忙脚乱啊?不知道公司为什么对社刊这么吝啬,工作量这么大,却只配备一个人,社刊可是公司的门面啊!” 扇你一个耳光,再给你揉一揉,王科长真是老练。我正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向王科长学习她的这一套,毕竟职场如战场嘛,她的世故和老练肯定会让我更加圆滑地处世,但自己又不是很情愿要变成她那副样子。 “公司现在的情况,怎么可能为社刊扩充人员呢?” 一直在自己座位上听我和王科长说话的室长,突然丢出了这么一句话。 “现在可是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网络都这么发达,还有几个人看社刊啊?!公司肯定有公司的想法,所以才不再扩充人员啊!社刊早晚会被网络杂志取代的,不信就走着瞧!”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王科长比室长技高一筹的原因。听到室长话的同事们心里肯定在想:“没必要把话说得这么绝吧?即使不说,高小姐也正担心自己什么时候被辞退,心里正难受呢,为什么还要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最近,听说公司可能要调整组织结构,这样的消息本来就非常敏感,大家都避之不及,可室长却对一个事不关己的话题大谈自己的看法,吃力不讨好,真是一个傻瓜!” 回到自己的桌前打开电脑,头忽然一阵巨痛。上个月,一直和我一起负责社刊的前辈辞职离开了公司,所有的工作都堆到了我一个人身上。 从封面设计到策划、采访、编写、校对、拍照、排版、印刷……所有的事情必须一一经手,如果我说这所有的工作都由一个刚刚工作两年的女职员一个人完成,你会相信吗?听说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有十几个人负责社刊的编辑工作,那可是声势浩大的场面呀。可现在,黄金时代结束了,轮到我的时候,这份社刊已经读者寥寥,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取消。应聘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在履历表的“个人爱好”一栏填写了自己大学时曾经参加文学社团,于是被安排到了现在这个部门。现在的我,没有地位也没有权力,有的只是必须按时出刊的责任和堆积如山的工作。最后的出刊期限就在眼前,这几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人四处追债的人,这种感觉真是让人难受。 一连上社内网,几十封电子邮件和通知就充斥了整个电脑屏幕。我先打开了新员工录用名单,听说报名和录用的比例是100∶1。我工作的这家公司工作环境一般,薪水不算高,最近还传说要被某公司收购,美其名曰是大集团的子公司,实际上却只是挂了个名而已。究竟是哪些人挤破头想进这样的公司,我非常好奇。录用名单中一个叫“李瑞琳”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个皮肤白皙、端庄大方、性格开朗的女性。我从小就对自己的名字不满意,“高美景”是爷爷给我取的名字,先不说重名的人一抓一大把,名字本身也没有什么意境。这个名字总会让人想起一个做事没有条理、马马虎虎的人,每次遇到什么麻烦,我都觉得是这个名字闹的,一点都不喜欢。如果用“李瑞琳”和“高美景”来写一部小说,“李瑞琳”肯定是女主角,而高美景则是女主角的那个笑话百出的朋友吧。如同这个名字一样,我到哪儿都是配角,忽然很羡慕这个叫“李瑞琳”的人。当时我进公司,是因为职位空缺而被特别录用的,稀里糊涂就到了眼前这个局面。我想,这个“李瑞琳”应该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美女吧!一想到这里,突然对这个素未谋面的人心生嫉妒。 打开收件箱,删去垃圾邮件,我开始处理和业务相关的电子邮件,这时一封来自“张美景”的邮件进入了我的视野。 “是谁呢?” 打开邮件一看,还有名为“在人生旅途中从容收获成功的七个嘱托”的附件,这时我才想起,最近市场推广部正在努力将一个新的服装品牌打入市场,所以希望社刊能够多宣传一下KM物流的张美景专务,因为她在KM物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曾经通过秘书室向张专务约稿,希望她能够为我们社刊写连载文章,素有“旅行狂”之称的张专务很快便反馈说,愿意以旅行为主题,写一写她事业上获得成功的秘诀。后来,我手上的工作一多,就把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没想到张专务的文章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