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一阵手机铃声把睡梦中的小米惊醒。这天正好是周末,小米一般都是睡到中午,很多朋友都知道她的习惯。一看是个陌生号码,小米没有接。过了五分钟,电话又响了起来,还是那个号码,小米一接,是一个男中音:“是齐小姐吗?我看到你的求职信息,今天我们可以见一面谈谈吗?我是ZNTV的。” “什么?ZNTV?”小米一下子醒过来,“哦,可以的。但我是文字记者,没有电视台工作经验呢。”男中音继续用一种鼓励的声音说:“没关系,我就想找文笔好的,见面再说吧,我的电话是……现在是12点,下午1点30分在木樨地中联部西门右转的西饼店见。”还没等小米回过神来,对方就挂了电话。 小米一时间回不过神来:“ZNTV?那个全国最大的电视台?”小米兴奋之余,也很纳闷:“他们怎么会在周末招人?不要经验也行?这么着急见面会不会有诈?”小米一边想,一边快速洗漱,“先不管这么多,去见见面再说,大白天的,又是在公共场所,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小米整理完毕,胡乱吃了几口剩菜。临出门前,拿了一些自己在报纸上发表过的文章,匆匆赶往目的地。 地方不是很好找,小米一路上问过来,终于找到了这家并不起眼的小店铺,急忙走了进去。这家西饼店只有五张桌子,两张靠窗,配着吊椅。一对情侣正依偎在一起窃窃私语。另三张桌子小得不能再小,两个人只能面对面地坐。小米一看表,已经1点35分了。还好,对方还没来。 小米在一张小桌子前坐下来,点了一杯果汁。由于挨得非常近,旁边小情侣的悄悄话尽入耳中;两人还不时亲吻,发出啧啧的声音。这让小米很不自在,只好不断地看着马路对面过来的人。小米正等得心急,一位男人走了进来,对小米点头说:“你是齐小姐吧?”边说边在小米对面坐下。这人看起来40岁左右,带副眼镜,中等个子,脸上有些疙瘩,属于放在人堆里认不出来的那种。 男人先自我介绍了一番,名叫卢建国,目前是ZNTV《精英》栏目的编导,现在想找一个助理。相互交换名片后,他问小米为什么要离开报社?小米回答想换一个工作环境,并拿出自己在报社写的文章递给他。卢建国摇头,没有要看的意思。他接着说:“我一会儿给你邮箱发一篇文章,你帮我改成一篇好看的故事,3000字左右,最迟明天早上给我。我看完后通知你结果,好吧?” 又是不容置疑的口气。小米正想问问其他,卢建国已经站起来说:“我还有事,你写完后给我打电话吧。”说完转身就离开了。 小米一时间愣在那里,心里嘀咕:“这人还真是有意思,说话这么肯定,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既不问自己的情况,也不介绍电视台的情况。自己等了半天,他几句话,面试就算完了,哪需要大老远跑一趟啊?以自己‘面霸’的经验,感觉真不靠谱啊。” 小米带着一脑子疑问回到家,心想:不靠谱归不靠谱,还是先试试吧。 她打开邮箱,发现卢建国动作还真快,邮件已经发过来了。打开一看,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平传记,从六岁登基到去世,长篇大论的有几十页。小米心想,3000字的文章也只够展开讲一个故事,就抓一个吧。溥仪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性及其人生大起大落的传奇性使得有关他的影视作品和各种传记层出不穷。如此看来,他所经历的大事件不能再写了。想要好看,当然得是人们感兴趣而又不知道太多细节的故事。小米发现有关溥仪最后一段恋爱的报道很少,而婚恋故事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她决定就写这个。 小米立即上网查资料,写出了故事框架;然后又打电话联系了一位研究溥仪婚恋史的专家,进行了三个小时的电话采访,把听到的细节补充进去。 小米一直忙到晚上十点,一篇名为《溥仪生命里的最后一位女人》的稿子出炉了。她仔细检查了一遍,就给卢建国发了过去,并发了一条短信。 忙乎一天的小米刚想松口气,手机铃声突然大作。电话里,卢建国说道:“我看到你的文章了,写得不错,你是在网上拼凑的,还是自己写的?” 小米心有不悦:“这人看得也太快了,这才发过去十分钟,再说自己一贯最鄙视拼拼凑凑的行为。”于是,她清了清嗓子说:“是我自己写的,我加入的细节是电话采访获得的。” 卢建国又道:“那你明天可以来上班吗?” “天哪!这人也太着急了。” 卢建国感觉到小米的疑惑,接着说:“我现在有一期节目急着播出,所以着急用人,咱们明天早上九点还在西饼店碰头?” 小米正犹豫着,听见那头在说:“那明天见吧,有什么疑问明天问我。”说完就啪地挂了电话。 这又让小米愣住了:“这哪儿像是最大的电视台招人啊,怎么感觉像小公司搞传销拉人呢?”小米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上了ZNTV的网站,查找到了《精英》栏目,将栏目简介、播出时间、以往节目等全部搜了出来。小米一边看、一边点击“制作团队”,上面有栏目制片人和主编的介绍。小米稍稍松了口气,至少这个栏目是真的。 眼看到了11点,正好是《精英》栏目的播出时间,小米连忙打开电视。正在播出的“精英”是原《晋察日报》总编辑、后来成为著名政治家和文人的邓拓。片子从抗战时期进入,用大量史料呈现事件,以见证者的视角讲述故事,故事真实精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一集节目看完,小米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自己在报社写的那些人物报道,由于大部分是软文,拿到的基本是现成的初稿,而且那些企业家比较喜欢直接吹嘘自己的企业和产品,把自己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所以记者基本上没有发挥的空间。小米在写稿时经常怀有厌烦情绪,更谈不上有创作的快乐。 《精英》栏目对人物的刻画完全是从细节入手,人物真实生动,闪烁着人性光芒,充满了人文精神。 更重要的是,这符合小米一直以来追求的对人物进行深度报道的理想。 小米感到异常激动:“原来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沦陷了!这个栏目有着小米一直推崇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里一定是理想者的乐园!自己要到这个理想的地方工作了!” 小米躺在床上神往,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感觉身体有些发软,肚子咕咕叫,原来自己一整天没有吃饭。打开冰箱,空空如也。小米和朋友们曾经把自己归为新“三从四得”主义:从不做饭,从不存款,从不跟风;一得有体面工作,二得有稳定收入,三得有大批朋友,四得有独特个性。因此,小米当然没在家开过火,冰箱也成了摆设。已经是深夜了,出去吃也不安全,小米翻遍厨房好不容易找出一袋方便面,草草吃完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