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30日,《纽约时报》的书评栏刊登了斯蒂芬·金对一篇短篇小说的点评。你也许想多了解一下斯蒂芬·金的情况。他是位多产的名作家,已写了60本书,400多篇短篇小说,曾经赢得1996年的欧·亨利奖(O. Henry Prize)。他这篇文章的要点是,纵览当下短篇小说的现状,小说普遍写得“很花哨,是写给编辑和教师而不是写给读者看的”。这番话一针见血。我也想就此谈一谈我们为什么写作以及读者对象可能是谁。 我爱读随笔,我认同他对短篇小说的看法,因为短篇小说其实是虚构的随笔故事。短篇小说不好写,作家都会这么说,因为它必须精练。随笔的道理也一样,它们是言简意赅、就事论事的。读斯蒂芬·金的随笔,你会看到,他用一页纸的篇幅就可以把主题内容交代得清清楚楚。 我做不了斯蒂芬·金,不过我能领会他做的事。你现在可能还不是像我这样的大亨,不过我想,你也能想象我每天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斯蒂芬·金指出,现在短篇小说的市场很有限,所以短篇小说作家好像都很卖力,一心只想打动能让故事面世的编辑,而不是希望愉悦读者。我要说,他的话很有道理。不管从事哪一行,我们都有目标市场,认清目标人群很重要。 一句话,斯蒂芬·金敏锐地认识到,现如今,短篇小说家把能让作品问世的人作为首要读者,是在保护自己的可贵财富。他们其次才考虑大众读者,因为除非首先考虑编辑,否则大众读者根本见不到小说,写好写坏一个样。这是明智的做法。不过我能理解金先生的意思,他感叹小说被预先剪裁,以投合特定读者,他指的是编辑和教师的趣味。 打个比方,我建一座居民楼,首先考虑的是谁要住在这儿。我也研究目标人群,和所有的商人一样,从事广告或住宅物业管理。为了提高知名度,我还要迎合那些挑选楼盘做宣传的人。现在,我的名气已经很响了,有了含金量,这一点不用我多说。川普这个名字就是某种品质保障。斯蒂芬·金提到,短篇小说在书店里好像沦落到了书架的底层。他说,现在,美国的短篇小说还活着,不过不太健壮,其主要的原因好像是目标市场在萎缩。 他注意到小说是为了发表而不是为了愉悦读者写的,并做了现场分析。由此我想,如果我做一件事情是想打动所谓的批评家,那么我不光贱卖了自己,还贱卖了别人。就为这个,有人喜欢我,有人不喜欢我。其实,《纽约时报》的评论员赫伯特·马斯卡姆(Herbert Muschamp)说过,当我干脆不在乎人们的批评意见时,反而表现得很好。他说得对。就短篇小说的命运而言,斯蒂芬·金可能也同意这个说法。 真诚面对自己、面对工作是一笔财富。记住,这笔财富用不着刻意保护。没有人会跟你说,坚守信念很容易,但我认为,你必须坚守信念。要不然,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为什么会从事这一行?你一定要一心一意,锲而不舍。这样,你早晚会富有,而且致富的道路也远不止一条。
像成功者一样思考——随笔、财富和斯蒂芬•金
书名: 像成功者一样思考
作者: [美] 唐纳德·川普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Think Like a Champion
译者: 梁卿
出版年: 2009-9
页数: 153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1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