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修圈子中的人往往感觉自己与众不同,觉得那些不相信灵性观念的人根本 不理解自己。因着“觉得自己被误解”的情绪,人们常常用“傲慢”作为武器来 保护自己:“我比他人更好,或者更加超前,因此他们无法理解我。”这种轻慢 的态度会于外界唤起抵触情绪,较易引起带有敌意的反应,陷入恶性循环。 这一恶性循环的存在并非总是因为灵修之人“有意地”表现出傲慢自大的态 度。我看到,许多高度敏感的灵修之人都因为偏离主流而备受折磨,他们与同事或朋友之间没有契合点,无法与他们分享自己在灵性领域的体验,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并因此备感孤独。此外,如果你已然陷入这一境地(孤寂、没有信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就很容易被某些灵修教义感染。它们告诉你,你其实并非泛泛之辈,不同于那些普通人。这使你感觉甚好:你毕竟属于某一群体,甚至是精英群体!此处的陷阱是,你真的开始相信这一幻想,并因此更加脱离社会,逐渐失去与地球实相(也包括你自己以及你的情绪与感受)的联结。在极端情况下,这甚至会导致精神病或其他精神失衡的病症。 我想,真正的灵性观念自始至终都会助你与物质实相,与你的地球人格、 你的人性以及周遭的人们建立与保持联结。真正的灵修意味着脚踏实地地立足于社会,没有分别心,慈悲为怀。比如约书亚,及其地球人格耶稣。他是为了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形而上的灵性概念,或者前所未有的信仰体系吗?并非如此! 他带给我们的讯息既不是理论,也不是世界观,他想让我们认知“心灵的价值”。他所使用的语言极具普遍性,浅显易懂,观念各不相同的人都能够理解。这是爱的语言。他宣讲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同理心、内在之光,以及勇气与真诚。每个人都能听懂他的话,也因此,耶稣至今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真正的灵修既不荒唐,也非精英之举。私下认为,在本质层面上,一个人的 灵性程度与其世界观并没有什么关系。即使一个对“灵魂的存在或者人死后的生命”深表怀疑的人,也有可能是非常灵性的。比如,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深度的慈悲与友善。在我眼中,真正的灵性关乎于心灵的普遍价值。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能够认识到,当你从灵性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时, 可能会因此与周遭社会产生一定的冲突。那么,如何才能以成熟的方式对待这一切呢? 首先,要认识到,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权自由地决定 自己愿意相信什么,又不愿相信什么。 其次,有必要认真地考虑一下,你愿意与一个世界观截然不同的人保持何种 程度的关系(私人及工作关系)?一旦你明确地知道这一关系在情绪层面上对你有多重要,就能够做出终止还是保持这一关系的决定。如果你想要继续保持这一关系,那就多关注你们之间的共同点,并透过这些共同之处创造喜悦。不要试着去改变对方或者对方的信念,你完全可以和一个与你世界观迥异的人建立深刻、愉快的关系。 私下认为,灵修之人于外在世界所遇到的抵触,部分源自他们自己传播灵修 理念的方式。此处,我一方面指的是人们宣讲灵修观念时那种毋庸置疑的坚决态度,此外还指的是这些灵修理念有令人难以接近的一面。强硬绝对的态度会导致人们排斥的心理,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人狂热地说服你,“迫使”你相信他的正确性,这样做不仅不会起到“邀请”的效果,反而会使你心生抵触。心平气和地讲述自己的观点,完全赋予人们“自行得出结论”的空间,这样才更具说服力。此外,我还看到,当前许多灵修理论常常使用令人费解而难以接近的“行话”。比如,尚未入门的人并不了解“扬升”“第五次元”“双生灵魂”以及“脉轮”等词语,如果一个人将诸如此类的词汇挂在嘴边,洋洋洒洒地道出,却不给予一定的解释,他人就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行话”有时也是有用的:使用简单明了的术语来命名涵盖面广、无法一言以蔽之的现象。以“高度敏感”为例。如今,这个词开始获得广泛的了解与运用,借以描述某类尚未被归纳的现象。这一术语的引入唤起了全新的讨论,使得那些一直被忽略的现象获得了应有的关注。那么,诸如“扬升大师”“激活DNA”“紫色火焰”以及“星体攻击”(astrale aanvallen)等词汇又如何呢?我觉得,此类术语不仅不会提高讨论的清晰度,反而会使人更加迷惑。此外,这些术语是否有其明确的定义呢?还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仿佛你必须加入某一特殊群体方可进行诸如此类的讨论。我认为,真正具有灵性价值的理念与想法,也完全可以借由日常用语来阐述与表达。真理的表征之一就是“简单”。
灵魂的暗夜——心生轻慢
书名: 灵魂的暗夜
作者: [荷] 帕梅拉·克里柏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原作名: Nacht van de ziel
译者: 艾琦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270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0087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