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电子时代, 我们意识到, 我们自身正在逐渐转变为信息的一种, 成为意识的技术延伸。—马歇尔•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理解媒介》(Understanding Media ),1964。
当马丁•库珀(Marty Cooper )在 1973 年发明移动电话的时候,他无法想象、更不可能预计到,到2012 年,全球移动电话的数量会突破60 亿部;而且,他更无法预计的是,这个平台最终将对健康医疗行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1975 年,迈克尔•怀斯(Michael Wise )发明了个人计算机;第2 年,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 )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 Steve Wozniak )的技术创
新随之赶上。2008 年,个人计算机的使用数量突破10 亿台,并很可能将在2014 年达到20 亿台。1990 年代中期,互联网技术开始腾飞,到今天,有超过20 亿的用户在使用着它;视频,成为了当前网络上最主要的数据传播媒介( 以文件体积计算)。
最大的飞跃发生于21 世纪的头十年里。人类基因组60 亿个碱基的测序工作完成,这使得大部分的癌症、心脏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各种神经疾病等超过100 种常见疾病背后的致病机制显露无遗。当科学家们埋头将基因组的各式区码排序时,工程师们正致力打造智能手机平台,一个支持电邮、短信、摄像、多媒体、全球定位和互联网接入的无线通信平台。与此同时,互联网带宽急速扩展,搜索引擎能力成倍提升。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与移动数码设备的兴起在这段时期同时发生,从2001 年底iPod 推出,到2002 年的黑莓手机,再到2007 年iPhone 和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的上市,逐渐改变了我们聆听音乐、沟通通信、上网冲浪、出行、拍照、录像、娱乐、阅读甚至思考的方式。
还是在这十年当中,移动电话用户的数量从500 万增至30 多亿,这意味着,这个星球上接近一半的人类,以及绝大多数成年人,每人拥有一部手机。他们一年要发送出 20 000 多亿条短信。我们那持续增长的计算能力,可借由深不可测的数据存储能力窥见一斑。去年,我们存下了足以填满 60 000 座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数据;另外,只需花费600 美元,我们就能买下一台足以装下世界上所有音乐的设备。
每台智能手机都装有摄像头,这让摄像头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呈对数式增长:在2000 年时,这个数字仅有几百万;十年内,这个数字突破了10亿。当数码摄像头被装载在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中,它们就能被视为一种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正如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 )和约翰•巴特尔( JohnBa_elle)在他们的“ 网络平方”( Web Squared)白皮书里指出的那样:“我们的麦克风、我们的摄像头,正在逐渐变为互联网的耳目。”
甚至连我们的游戏都拥有了非凡的数字化能力。2006 年末,任天堂 Wii进入市场,它配备了无线加速传感器与红外线传感器,用以追踪游戏玩家的运动轨迹。2010 年,游戏有了一次突破性的进展,微软的 Kinect 能够进行面部识别、手势识别、响应语音指令,并直接使用肢体操控游戏人物,自此,你再也不需要游戏手柄了。Kinect 在上市头两个月销量达 500 万。
2004 年,当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创立 Facebook 时,谁能想到 2011 年底,这个社交网站竟然可以拥有 8 亿注册用户,并在 2012 年突破 10 亿大关?互联网上,超过 25% 的人使用着这个独特的社交网络。要是把 Facebook 比作国家的话,Facebook 的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是第三大人口国。现在,每年经由 Facebook 发出的信息超过 15 000 亿条。2011 年,Facebook 力压 Google,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老大: Facebook 的用户累计每月浏览 1030 亿个网页,平均每人花费时间为 375 分钟;而 Google 的用户累计每月浏览 460 亿个网页,平均每人花费的时间为 231 分钟。在我们当中,有超过 40% 的人处于“ 超链接”(hyper-connected)状态,使用 7 种不同的设备和 9 款不同的应用,只为尽可能地保证在线连接,无论是在餐厅、床上,还是礼拜堂。
这些非凡的成就,从解析与定义 DNA 分子,到创造无处不在的电子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得以即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经意间,构建起了一次对于传统医疗意义深远的数字化破坏。但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数字化基础,甚至很难哪怕去考虑对医疗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且直到现在,数字革命与医学世界几乎是处在两个平行世界,互不干涉。但是,数字化人体的有力工具已经开始浮现,基础已经开始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被创造了出来,这将不可避免地永远改变医疗健康行业。
这是一个关于大融合的故事:融合所有六大科技进步,这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科技融合( 见图1.1 )。当我们仅有手机时,我们只能用于同他人进行交谈,虽然这交谈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当个人计算机从工作站发展为笔记本电脑时,人们可以移动办公了,但是人与人之间依旧难以联通。互联网显著地、同时地改变了它们。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 )在他 1995 年的著作《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 )中写道:“ 信息速路今天已成为陈词滥调,但对于明天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它存在于人类最疯狂的预言之上。”很显然,他说对了。第一代黑莓手机尽管功能有限,但它的卓越之处在于它的邮件收发功能。这个新功能让人上瘾,以至于很多人将它称之为“ 嗨莓”(CrackBerries )。直到五年过后,全面变革的手机出现,除了完成基本语音通话功能外,还重装有收发邮件和信息的功能,以及变身为一款全功能的上网工具。
从“ 能发送邮件与短信的手机”转变为“ 智能手机”,依赖于更快的网络带宽和量身打造的移动操作系统,带宽连接由诸如 AT&T、Verizon 及其他美国电信服务商所提供。2007 年年末,苹果公司发布的iPhone 颠覆了整个手机市场,在很多人看来,也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iPhone 被誉为“ 上帝手机”(“ Jesus ” phone ),史蒂夫•乔布斯本人于2010 年末登上《经济学人》(Economist )的封面,封面标题取名为《乔布斯记》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