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中国初期木刻与我》、《我所见过的版画家》、《鲁迅先生的面貌》等5篇文章,是作者回忆30年代在中国参加鲁迅及中国版画家活动的情况;第二部分包括《鲁迅的美术论》、《鲁迅与中国...
《鲁迅杂文集》精选了四十多篇语言犀利且富于战斗性的杂文,以愤激地呐喊,唤醒沉睡在迷茫中的人们,激励人们勇敢地站出来,破除一切恶,让真善美的光辉永驻人间。作者力求在书山文海中为您精心采撷一份惬意与感动,...
许钦文是鲁迅的学生和挚友。从他一九二〇年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的课开始,十数年间,师生之谊,朋友之情,从未问断。他关于鲁迅的这些文字,对走近鲁迅、研究鲁迅,都是很有意义的。许钦文回忆鲁迅文字的第一次全编,...
本书选编了鲁迅旧体诗歌和新诗共70余首,选入各类散文,包括散文诗、回忆散文、杂文、序跋、书信、日记等90余篇。有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莲蓬人、庚子送灶即事、祭书神文、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并跋、惜花四律、自...
鲁迅《故事新编》系列研究文章结集,作者之一在半个世纪之前第一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全国性的讨论争鸣,作者认为鲁迅的《故事新编》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尤其是《补天》、《铸剑》等作品,美学成就至今仍...
《鲁迅著译影记》作为馆藏珍品丛书的一种。介绍鲁迅著译封面的图文并茂的书,已经颇有几种了,大多偏重介绍鲁迅自编文集和译本。这次我们在编辑思路上有所突破,即不限于鲁迅自编文集版本,而收录了各种选本、文集本...
《红星佚史》一九零七年十一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署英国罗达哈葛德安度阑俱著,会稽周逴译。该书周作人直接从英语翻译,一九零七年春完成。其中约二十首诗歌由他口译,鲁迅笔述
“大家小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家出发,将逐步涵括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里成就斐然者。“大家”们往往著作等身,非专业的读者不易也不必读完其全部作品,故本社只做“小集”,仅遴选大家们创作于各个时期最具代表...
《鲁迅与鲁门弟子》内容简介: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天翻地覆、波澜壮阔的世纪,在这个现代百年里,涌现出为数不少的改变历史和文化的伟人和大师,他们的出现不仅重塑了中国形象,而且对此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寂寥的北京的寒冬时节,天空有一两只风筝浮动,我,回想起家乡风筝时节的往事——风筝,那曾被我当做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还有那时酷爱放风筝的小兄弟……我曾愤怒地毁掉了小兄弟正在做的风筝,多年后才明...
《鲁迅杂文选(插图本)》主要内容简介: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无论历史的文化筛选多么苛刻,即使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只保留一个人的位置,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也只能是他。鲁迅原名...
鲁迅散文名篇赏析,ISBN:9787807528524,作者:傅德岷
“要了解中国人和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作品以外,别无捷径。”首先看到的是书签上的这一行字,让人心里一动。其实这几年鲁迅的选本出得也不少,这一次湖南文艺出版社把鲁迅先生的小说、评论、杂感、散文和...
鲁迅诗文鉴赏:散文杂文诗歌,ISBN:9787807082941,作者:傅德岷、包晓玲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人。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兼任中法大学...
《文本之"间":从孔子到鲁迅》在各章中虽然题跨古今,内容各异,但皆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尝试以某些不同的方式重读中国古代与现代传统,从而使其更加开放——向着我们自己,向着我们的文化他者。...
《鲁迅和中国文化(文学类)》内容简介为: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一个伟大的启蒙者,永生的民族魂。他的小说是号角,能唤醒国民麻木的神经,促进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的杂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