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收录了西域史研究专家刘文琐、费耐生、余太山、耿世民、梅维恒等中外学者的研究文章35篇。这些文章顺着西域史的时间脉络展开,从史前西域到明清时期,详细介绍了西域史研究的相关内容。
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及中国殷商甲骨文都是人类上古文明中的成熟文字体系。《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以这三种古代文字体系为依托,对下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创造和使用这些文字体系的先民为...
《古代西域服饰撷萃》为图录。精选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的古代西域个时期的服装和饰品等珍贵文物140余件,较为详尽地向我们展示了丝路西域文化。分“暖裘毛褐巧装扮-西域先秦服饰”、“锦帛素棉典雅风姿...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房山古塔以其发展历史绵长、数量众多、形制繁杂而独具特色,既是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成果,也是房山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本书以实地考察为基础,参考多方面的文...
《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围绕北朝民族融合与文明互动这两大特点,重点结合北朝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作者近些年来发表的20多篇优秀论文,从“北朝多民族社会与政治”、“多元文化与经济...
南京为六朝古都,半个世纪以来,我馆文物考古工作者以发掘、保护、研究、传承六朝文化为己任,发掘了南京地区六朝时期的墓葬近五百座,对六朝城市遗址做了大量的考占调查和发掘,馆藏六朝文物已近万件。其中以六朝时...
原始青瓷的神秘,东汉六朝青瓷、黑瓷的古朴,隋唐白瓷的精美,宋代青瓷如玉般的釉色,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大气,明清官窑瓷的美轮美奂、民窑器的洒脱和外销陶瓷的奇妙……古陶瓷的世界是多么美妙,无论你是否接触过它...
《蒙古高原行纪》是“蒙古历史文化文库”之一,《蒙古高原行纪》分3个章节,主要从地质、人类、古文化方面对蒙古高原地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锡林郭勒行纪、乌兰察布行纪和蒙古杂记。该书也可供从事相关...
本书为古代埃及原始文献选辑,收录古埃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63篇,计有墓铭、碑铭、建筑铭文、神庙铭文等多种文体的文献。本书旨在为古埃及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基本的铭文文献,以备国内学界参考。选文大多译...
注: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中国岩画发现史》从我国岩画发现的回顾、岩画内容的分析、岩画艺术特征与技术特色的解构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岩画在我国的发现史。对研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中国岩画发现史...
秦岭、马东峰、陆文宝、方向明主编的《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精)》收录2015年4月5日~6月20日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所有展品。本书由三...
尼罗河潮汐涨落,诉说着神祇的眷顾与世人的依恋;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诠释着法老的永生之念;埃及,不朽的王朝和伟大的文明,本书将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为您一一呈现!
向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中西交通史和敦煌学专家。他治学严谨,成就卓著,堪称一代宗师。2010年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纪念向达先生诞辰11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从各个角度撰文,缅怀向达先生,追忆...
《简牍检署考校注》介绍了王国维写书的经历及其本人思想演变的过程,进而述及当时学术界以至国际汉学的状况,使读者对《简牍检署考》的产生及其意义有清楚的了解。
《西天伽蓝记》由篠原典生著,介绍了印度佛教发展史。当下,日益高涨的全球化和区域化呼声,既要求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合作,也强调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我国作为内陆欧亚的大国之一,加之20世纪末欧亚大陆桥再度开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3卷)》主要内容:国家“十五”重点项目,首部全面介绍“国保”单位的大型工具书。收录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至第五批1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文信息,图文互动,详加解说,展卷...
佛教于公元纪年前后从印度、犍陀罗等地首先传入新疆和田地区,此后沿着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传播,并成为了新疆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信用人数最多、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宗教之一。2002年随着中日新疆和田丹丹乌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