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身影[试读]
编辑推荐
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收录了和君咨询的20个典型咨询案例,并附有知名专家精彩点评。这些项目所覆盖的客户、行业和区域代表了中国商业原生态的各个层面、各种类型。对这些项目的所有诊断,包括背景、流程、知识、经验、数据分析、运作模式、解决方案和总结启示,是和君咨询的宝贵财富。作者认为,这些案例来自于中国商业的原生态,原汁原味,有品位、有深度、有性情,必将走进中国MBA & EMBA课堂和咨询业界,为中国本土的商学教育和管理咨询提供全新素材。同时作者认为,西方案例对中国商学教育的“一统天下”,是中国商业整体落后于西方的表现。作者坚信,只有当中国原生的商业案例和原创的商学思想征服了全球商学界的... 查看全部[ 编辑推荐 ]
作者介绍
王明夫,1966年生,我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和投资银行家,和君咨询集团董事长。律师、金融学博士,美国伊利诺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历任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君安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执行所长等职务。同时兼任深圳机场、用友软件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以及香港新东方教育基金会董事。 长期以来为政府、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担任咨询顾问,擅长企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企业文化、并购重组、区域产业规划和证券投资等领域,累计经手大型咨询案例数十宗。出版专著有《投资银行并购业务》、《企业竞争力》、《资本经营论》、《蓝筹》等。他的资本经营理论、公司战略理论、产业整合思想、企业家雇佣资本思想... 查看全部[ 作者介绍 ]
前言
本书案例来自于中国商业的原生态,原汁原味,有品位、有深度、有性情,必将走进中国MBA & EMBA课堂和咨询业界,为中国本土的商学教育和咨询人才成长作出开创性贡献。这样的本土原生案例集如果能够陆续出版,将一扫言必称麦当劳、GE、西南航空、沃尔玛、迪斯尼等西方案例的现象,为中国本土的商学教育和管理咨询提供全新素材。西方案例对中国商学教育的“一统天下”,是中国商业整体落后于西方的表现。我们在见识到了西方的先进做法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警醒:西方案例的垄断性泛滥,将对中国原生的商学思维造成“侏儒化”的影响,流弊堪忧。我们坚信,只有当中国原生的商业案例和原创的商学思想征服了全球商学界的时候... 查看全部[ 前言 ]
目录
前言Ⅳ本书案例来自于中国商业的原生态,原汁原味,有品位、有深度、有性情,必将走进中国MBA&EMBA课堂和咨询业界,为中国本土的商学教育和咨询人才成长作出开创性贡献。 ——作者 第一章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中远修船1产业整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案例是产业整合的鲜活注脚,但仅仅是整个中国产业整合大势的冰山一角而已!这个案例中关于结构效率与运营效率的对比思考,关于产业整合的SCMT模型,不单引人深思,而且还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中粮集团董事长,前香港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 第二章组织再造与公司估值:北京新东方21这个案例可以成为关于新东方的历史性文献... 查看全部[ 目录 ]
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
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 中远修船 案例主题词:战略选择·产业整合·资本运作 和君咨询案例系列之: 中远修船的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 课题组撰写于2007年夏 当王明夫最早于1995年提倡中国企业走产业整合之路的时候,“产业整合”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商界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短短的几年后,千禧年的附近,德隆的产业整合战略正在心高志远、如火如荼地展开,其手笔所及,直取水泥、食品、种业、电动工具、汽车零配件等产业的执牛耳者地位,而且还志在全球市场。大约在或迟或早一些的同时代,青啤、燕京、长虹、康佳、海螺、华源、复星、宝钢、首创、中国外运、进入中国大陆的香港华润与和黄... 查看全部[ 产业整合与资本运作 ]
项目背景和面临的问题
中远集团是超大型国企集团之一,总资产超过1 500亿元,运输船只600多艘,总吨位达3 500万载重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运输船队之一。据说,中远集团如果托管巴拿马这个国家,则中远可以利用其全球最大远洋船队的地位拉动全球船流和物流途经巴拿马运河,从而繁荣这个美洲小国的经济。这是一个无从考证的传说和戏言,但多少也可以从中看出中远这个中国企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所处的地位。 中远集团的主要业务结构是:远洋运输+陆上产业(涂料、钢结构、修船、房地产……) 2000年,和君战略专家应邀前往中远集团讲课,讲课的主题是: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讲课效果良好,中远集团一主管副总裁现场委托和君... 查看全部[ 项目背景和面临的问题 ]
“两条路”的探索及其放弃
山重水尽疑无路:“两条路”的探索及其放弃 和君受托对中远修船业务进行出路和方案的研究和设计。 面对中远修船的上述状况,作为一个咨询师,很自然地会走向这样的解决思路: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让修船厂通过管理改善来实现扭亏转盈。由Profit=Revenue-Cost可知,扭亏转盈的途径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于是咨询小组展开了中远修船业务的收入和成本结构分析,探讨了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的各种可能途径。结论令人沮丧:三大修船厂扭亏转盈无望,沉重的包袱难卸。 争取扭亏转盈,使亏损的不良资产良性化,此路不通。那么还有什么其他解决思路呢? 于是,第二条解决思路很快被提了出来:... 查看全部[ “两条路”的探索及其放弃 ]
从产业分析中看到曙光
柳暗花明又一村:从产业分析中看到曙光 为了探寻出路,咨询小组展开了修船产业研究。 战后50年,世界修船进行了几次大的产业转移,如12所示。 12世界修船产业梯度转移示意(1)北美向西欧转移。二战期间,美国本土远离战火,因而成为盟国商船和军舰的维修基地,借此美国的修船产业一度庞大而又完善。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的重心是以美国马歇尔计划为支持的欧洲战后重建,美国物资源源不断地向西欧输送,世界贸易和物流的重心在大西洋之间穿流,而且西欧具备雄厚的造船基础和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又占据波罗的海航运中心的区位优势,于是世界修船业的重心迅速地转移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由此,西欧领导世界... 查看全部[ 从产业分析中看到曙光 ]
战略思路的确立和战略步骤规划
产业整合战略思路的确立和战略步骤规划 中国修船——百年一遇的产业机会,工作小组成员都为这个产业的“发现”而激动,工作思路由此而进行了一次180°的大转弯:从转让退出到强化进入,从探讨如何割除包袱到探讨如何做强做大。 强化进入、做强做大,方向明确了,但从何着手呢? 16国内修船厂市场份额示意中国的修船行业在产业结构上,由中远、中船总南公司和北公司、中海等几家国企集团构成行业“四大”,其余则有多达700多家的中小修船厂(见16),它们共同组成中国修船业“散、乱、差、弱”的总体格局。行业内厂商普遍机制落后、包袱沉重、装备老化、技术过时、资金困难、规模小、起点低,相互之间... 查看全部[ 战略思路的确立和战略步骤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