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江湖[试读]
江湖上的第一个高手
江湖上的第一个高手,最早出没的地点是深圳。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传说在1988年的某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走进来一位穿戴平常的老人,大约70岁上下,个子不高,但眉宇间透露着一股非凡之气。 老人径直走向柜台,递上一张买单。那头的柜台小姐扫了单子一眼,很快就疑惑起来。单子上填的是深发展(全称为深圳发展银行),然而,深发展的交易现价是每股80元,这位老人居然填了120元。就算求之心切,提升一下价位,85元、90元也绝对足够。 老人仿佛看出了柜台小姐的疑惑,态度坚定、掷地有声地说:“就这个价,给我拿两万股。” 之后,老人就从深圳消失了。这个轰动性的传闻随即传遍整个深圳:“一个大户120元买了两万股深发展,... 查看全部[ 江湖上的第一个高手 ]
第一只公开发行的股票与第一个股票柜台
林乐耕之所以选择在深圳买股票而非上海,一方面是因为亲历过上海证券市场的潮起潮落,觉得上海这地方水太深;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上海证券发展走的是日本模式,即先发行债券,再发展股票。 当年,日本野村证券副会长伊藤一直鼓励中国走日本先发行债券的道路。伊藤同时还是国务院的顾问。他向时任静安证券营业部经理黄贵显直接表示,中国要搞证券的话,应该从债券着手,不要先搞股票,因为中国的市场还很不规范。 1981年,有个叫龚浩成的青年在上海财经大学当教授,踏踏实实地讲了3节股票课后就有人在背后说他宣传资本主义。龚浩成只好知难而退。没想到,1984年,龚浩成调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当副行长,后来又出任行长,一手将股票扶... 查看全部[ 第一只公开发行的股票与第一个股票柜台 ]
私募“四大天王”起步深圳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南北混杂。当时,一批又一批青年从全国五湖四海赶来沐浴改革春风。大老远地赶来后,第一个接触的事物就是股票,许多人也因此改变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1989年,一个个子不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年轻人来到深圳,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憧憬,还透露出自负以及大显身手的抱负。 他叫刘宏,一个80级南开大学的天之骄子。那一年,他放弃大学讲师的职位,只身来到深圳打拼,然而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来晚了。 当时的深圳,已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量有才华的年轻人接踵而来,然而像刘宏这样莽莽撞撞过来的却不多。很多单位都直接地告诉他,已经不缺人手了。 为了谋生,这个年轻人只好在码头搬运货物,生活的残酷让他平添... 查看全部[ 私募“四大天王”起步深圳 ]
私募雏形沪深已不同
1990年之前,尽管中国证券行业还没有大力发展,但走在历史发展前沿的沪深两地已各自形成鲜明的市场特色。 事实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上海还是以买卖国库券为主。而深圳在发行股票后没两年,就以股票为证券发展的主要方向。直到1992年“8·10”事件“①之前,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量远在上海之上。当时深圳发行了30多亿元的股票,上海才发行几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天的成交量往往是上海一周的成交量。 从沪深上市公司的成立背景看,也迥然不同。上海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飞乐音响成立初衷只是想员工内部持股。而深圳的第一家上市公司-深圳发展银行,从国家、企业、私人三方合股的股本结构就可以看出其相... 查看全部[ 私募雏形沪深已不同 ]
私募人物一
迈克·吴:中国“欧奈尔” 职务: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出生年份:1969年 出身:海归 家乡:上海 风格:趋势投资+心理分析 业绩:迈克·吴曾无意间透露,如果每年做不到25%以上,就无法称之为专业的投资者。 履历:出身投资世家,1984年就购买了上海第一只股票”小飞乐“,是中国最早入市的私募人物之一。20岁时去美国,就读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并获得了金融风险管理硕士和心理学硕士。他师从美国技术派投资大师欧奈尔①,曾任美国21世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第一副总裁,现任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投资部总裁、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尽管迈克·吴没有说自己是哪一年入市的,但他透露自己... 查看全部[ 私募人物一 ]
私募人物二
刘宏:中性投资尝螃蟹者 职务:上海博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CEO 出生年份:1963年 出身:草根、股评家 家乡:山东 风格:无风险套利 业绩:旗下中国境内基金BEAF(中文名“壁虎”)自2005年2月成立至2009年7月,实现了144.59%的总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99%。同期瑞士信贷市场中性对冲基金指数的总收益为37.54%,平均年化收益率在7.34%。尽管BEAF的收益没有超过上证综指186.31%的总收益、26.33%的年收益,但2005年该基金在指数下跌20%的情况下却获得47.7%的赢利;在2007年“5·30”暴跌中,收益率依然稳定维持在150%左右的高位;在200... 查看全部[ 私募人物二 ]
点评:睁开市场的眼睛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证券市场才刚刚开始萌芽。1984年的“小飞乐”,是诞生在新中国的第一只股票。私募还处在蒙昧的状态。这个时期,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因着各自不同的缘由,接触到证券,他们中不少人,此后成为私募的中坚力量。 随着沿海城市的开放,很多人开始涌向正在兴起的“鹏城”深圳,后来这些人都成为深圳第一批私募的雏形。其中包括清华团体-刘迅的“新同方系”,背井离乡的李驰等人。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早在内地证券交易所成立前几年,就已经接触香港股市,是为港股熟客。不过,另一路“民间股神”派系也悄然抬头,代表人物有林园、女私募李雅非等,但他们投机色彩偏浓,路线颇有些剑走偏锋。 那时候,已经可以从上海... 查看全部[ 点评:睁开市场的眼睛 ]
沪深双市逆境格局初成
1990年12月19日,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尉文渊“当”一声敲锣开市,新中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告成立。 开业之初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30种证券上市,其中国债5种、企业债券8种、金融债券9种、公司股票8种。当时,全上海证券经营机构25家,柜台交易点50多个,然而,可作为会员的证券公司却只有3家:万国、申银和海通,用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一书中的话来说,“就这么‘三把蔬菜’、‘六块肉’,尉文渊硬是把它炒成了一桌菜”。 上海证券交易所能够顺利开张,自然离不开管理层的关照。当时的时代背景十分微妙,中国在经历了1988年“物价闯关”失利①以及1989年的经济低迷后,原先强大的通货... 查看全部[ 沪深双市逆境格局初成 ]
草根私募首现疯狂
两市出现前后,深圳、上海赚钱效应凸现,股市一度出现狂热景象,在1990年7月几乎达到巅峰。 后来成为草根派私募的代表人物崭露头角。由于深圳市场异常狂热,这批人绝大多数是在深圳赚取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一个奇妙的投资节点。一方面,10年改革开放令中国民众小有积蓄,另一方面,1988年的抢购风让他们萌生出积蓄贬值的担忧。然而1989年的“倒春寒”①,一下子令民众意识到资本市场的魔力。 1990年的非法场外交易活动无比猖獗。在炒卖股票高潮的6月,每天约有2 000多人站在证券公司门前围观或私下交易,甚至还出现了许多欺骗性的股票交易,一度造成股市混乱。而场内股票成交量... 查看全部[ 草根私募首现疯狂 ]
戴花要戴大红花
股市的过热也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特别是深圳市党政机关干部持有一定数额的股票,有的通过亲友进行炒卖活动,民众很有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派员调查,北京开始提醒深圳要加强管理。而此后出现的一系列举措,让股市与政府之间充满微妙关系,并影响深远。 1990年5月,深圳出台了涨跌停板10%的限制规定。6月中旬,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改革不再铺新点》一文,人们认为股票的短缺将会更加严重,继续疯炒。6月18日,深圳再出台涨跌停板5%的规定,人们开始观望。6月26日,涨停板又压至1%,跌停板还是5%。6月27日,深圳又规定卖股者需缴纳印花税,年终分红派息,股民所得超过银行一... 查看全部[ 戴花要戴大红花 ]
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此后,股市里开始流传开来一句话:“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这句话到现在都还得到广泛的认同。 “8·10”事件直接促成了证监会的面世。 1992年10月26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主任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兼任,副主任是刘鸿儒、周道炯。这个证券委的办事机构正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1998年,证券委与证监会合并,这一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也正好成立。于是,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联手成为中国金融业的监管集团。其中前两者是正部级,后者为副部级。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背景,与私募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其实,早在沪深两市交易所... 查看全部[ 中国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
中辽国发浮出水面
1993年2月16日,上证指数创下1 558.95点新高后,随着股市对资金抽血的反应,市场一路暴跌至1994年7月29日的325.89点,跌幅达79.13%。 但是,在这个“乱世”中,并非所有的股票都“死气沉沉”,其间诞生的震撼一时的“宝延风波”让延中股份价格飙升,后来成立麒麟上善资本的私募人士钟麟在该股上打出了奠定他一生辉煌的关键一战,获利9 000多万元,跻身超级大户行列。 话说在1993年九、十月间,深圳主力发起了一次震撼中国股市的“北伐”。深圳宝安集团在1993年10月1日首次举牌公告时,延中实业股价已经连续攀升了10天。随着宝安的不断举牌,股价从8元一路涨至34.61元。尽管后来因证... 查看全部[ 中辽国发浮出水面 ]
私募人物三
朱南松:“五道口”派最爱制度性机会 职务: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出生年份:1966年 出身:“五道口” 家乡:江苏 风格:以价值为核心;抓主流行情的主流板块;股中股。 业绩:2007年,证大投资旗下的平安证大一期以111.77%的累计净值回报率和125.14%的年化回报率摘得私募业绩排行榜冠军。在朱南松的带领下,证大投资13年来取得了增长200多倍的业绩神话。 履历:朱南松先在证券公司大户室耳濡目染,1993年,他受“五道口”校友戴志康的邀请设立了上海证大财务顾问公司上海业务部。1994年,朱南松开始全面负责公司投资工作。他先从国债期货交易起家,其后在1995年“327”国债事件的当... 查看全部[ 私募人物三 ]
私募人物四
邓继军:从“敢死队”走出的熊市冠军 职务:深圳金中和投资执行董事、投资总监 出生年份:1968年 出身:券商 家乡:武汉 风格:安全比利润更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业绩:在暴跌的2008年收益率18.19%,在阳光私募中排名第一,顿时声名鹊起。 履历:武汉大学商学院国际金融系毕业,武汉大学商学院MBA。1992年加入国信证券,历任深圳红岭营业部大客户部经理、研究所资讯部经理、证券投资部投资经理、基金债券部交易部经理。1999年加入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历任资讯部经理、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分管投资部的工作,管理资金规模50亿元。2007年,他与几个武汉大学校友一起成立金中和,同年7月27日与重庆... 查看全部[ 私募人物四 ]
点评:大户登台,游资唱戏
这是一个资金泛滥的时代。不完善的市场制度环境,催生了每个入市者的金钱野心,袋子中的资本也的确在迅速膨胀。许多人因为收购国库券而发了大财,诸如杨百万、阚治东,还有许多人因申购新股发了大财,诸如林园、李雅非。不可否认,这个在当时人们看来犹如赚钱机器的证券市场,的确快速催生了一批批大户。取消涨停板制度哺育了最好的坐庄机制。每个人都上了一堂坐庄启蒙教育课。 此时,早期的私募团体开始形成。在券商盛世初期,深圳国信证券的“红岭敢死队”已经浮出水面。 在股市初级阶段,庄家就是由个人大户唱主角的。当时庄家的资金也非常有限,一两百万元就可以在股市上翻云覆雨。在庄家第一次大兵团作战中,深圳调去上海的资金也仅仅2 ... 查看全部[ 点评:大户登台,游资唱戏 ]
最惊心动魄的8分钟
关于万国证券如何在1995年“327”国债事件中负隅顽抗的故事,早已在业内耳熟能详,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的悲剧命运更为人所动容。然而,日后真正对私募界影响深远的,则是在“327”国债事件中,另两个风起云涌的对赌主力-中经开与辽国发。 从1995年1月起,代号为“327”的国债就越来越像一场对赌游戏。“327”国债赌博的焦点在于财政部是否会提高利率。“327”国债是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1995年6月就要到期。按照它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补贴率,每百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然而,财政部并没有对是否会对之实行保值贴补放出只言片语。1995年2月后,“327”国债价格一直在147.80元和... 查看全部[ 最惊心动魄的8分钟 ]
私募涌金的早年岁月
不管如何,这场大捷还是一举奠定了中经开在证券市场的显赫地位。 “327”国债事件后,戴学民有了“一代枭雄”之称。江湖上传戴学民于1995年年底在北京机场遇到不明身份人的刺杀,由于他驼背,刀子刺来时他向前屈身而没被刺中要害,但还是伤及肝部。蹊跷的是,戴学民既未报案,也未住院,到医院草草包扎后,当天即乘航班离开北京。听闻戴学民在1997年前还和部分熟人电话联络过,1997年后一直下落不明。 一批机构与枭雄的倒下,换来了一个中国本土大私募的崛起-从“327”国债事件发迹的涌金系,堪称中经开炮制出的最成功的金融帝国,这是魏东一手兴建的王国。除此之外,中经开还炮制了几个中国证券市场的大系:东欧系、金信系... 查看全部[ 私募涌金的早年岁月 ]
君安证券传奇
就在第一起券商整合事件尘埃落定后不久,谁也没想到正如日中天的君安也卷入风暴中心。在君安MBO(管理者收购)东窗事发之前,谁都愿意相信,君安证券将成为国内第一个美林或高盛这样的金融帝国。但是,事情却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君安证券的总裁张国庆自己也没有想到,君安证券会与国泰证券合并成国泰君安,与此同时申银证券与万国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造就了中国证券历史上第一波券商行业的整合。让张国庆更没有想到的是,君安旧部居然有那么多人投身私募,且做得轰轰烈烈,成为一股神奇而强大的君安系力量。 张国庆,1956年出生,湖北人,20世纪70年代自部队复员之后,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系统,20世纪80年代从湖北分行办... 查看全部[ 君安证券传奇 ]
附:君安系谱
私募系 券商系 公募系 研究系 保银投资 王强 国泰君安总裁 陈耿 富国基金总经理 窦玉明 和君创业董事长 王明夫 重阳投资 裘国根 国泰君安财务总监 王大立 富国基金投资总监 陈戈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天马资产 康晓阳 长城证券总裁 叶烨 海富通副总裁 陈洪 尚雅资产 石波 国海证券总裁 齐国旗 宝盈基金副总经理 田真庸 尚诚资产 肖华 联合证券高管 陈希太(音) 嘉实基金经理 邵健 鹰格投资? 王晓松 华安证券高管 盛群 博时基金经理 邓晓峰 (续) 私募系 券商系 公募系 研究系 东方港湾 但斌?钟兆民 中信证券国际CEO 殷可 博时基金经理 邹志新 创新投资 伍朝阳 ... 查看全部[ 附:君安系谱 ]
猛人阚治东兵败,券商整合第一波
这一个券商盛世,无数猫腻与纸醉金迷都与当时市场最大的主体-券商有关。 1994年8月1日,山东渤海证券部先后用1 987万元,4个个人账户操纵山东渤海集团,以连续交易和不转移证券所有权的虚买虚卖方式,拉高股价,当日收盘价较前日上涨102%。证监会没收其非法所得,并罚款100万元。 1994年10月18日,君安证券深圳发展中心营业部,自拉自唱自买自卖,操纵厦海发,当日股价上涨157%,然后趁高卖出,获利238万元。证监会没收其非法所得,并罚款100万元。 …… 1996年申银合并万国后,阚治东如日中天。而1996年伊始,市场就出现了深强沪弱的局面,当时申银万国在深圳的营业部表现强悍,而阚治东是全... 查看全部[ 猛人阚治东兵败,券商整合第一波 ]
私募人物五
钟麟:后庄家时代的猎庄大鳄 职务:上海麒麟上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出生年份:1966年 出身:草根 家乡:湖南衡阳 业绩:非公开。钟麟自己透露,2008年他也保持了30%的正收益,而在牛市都以翻倍计。 风格:擅长走在趋势的最前沿,做价值的挖掘人与趋势的创造者。 履历:自1993年起,先后在北京、西安、郑州、长沙、大连、深圳、上海、广州等地负责投资策划和资金运作等市场项目。曾成功投资了上海九百、中西药业、上海梅林、中国泛旅、烟台万华、上实发展等著名庄股,2000年荣获全国首届网上炒股实盘大赛冠军。在十余年的实战操盘基础上,独创了证券市场上深具影响的著名实战理论体系-“形态位置分析理论”。他从4... 查看全部[ 私募人物五 ]
私募人物六
胡益三:用孔子复利思想打遍全球 职务:孔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出生年份:1971年 出身: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券商 家乡:河南 风格:将全球作为一个泛投资对象,始终能在一个时间内找到可以赢利的品种。 业绩:自2001年以来,每年复利30%以上,2008年熊市,同样收获了20%以上的增长率。 履历:16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就读自动控制专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是当年该专业最年轻的硕士。1994年,胡益三硕士毕业后没有服从学校的分配,却选择了做贸易、开工厂、做企业。1996年进入大鹏证券,1997年进入香港开始全球投资,在圈内被公认为是“私募出海第一人”。2001年,孔子国际成立恒顺环球... 查看全部[ 私募人物六 ]
点评:“327”国债风波的第一滴血
1995年,难以磨灭的“327”国债事件摧毁了一大批鼎盛时期的券商及地下私募。师承“天下第一庄”的钟麟从千万身家变得一贫如洗。同时,一些有资本有背景的新生力量也在该事件中崛起,诸如以上海本地股起家的辽国发,后来的涌金系大腕魏东。这批因成功投机“327”国债而迅速暴富的私募,是继以倒卖国库券兼做一级半市场廉价收购法人股、职工股起家的一批人后,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二批造富运动的受益者。 这已经是一个大腕云集的时代。一方面,中国证券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资本大鳄诞生于这个时代,除了涌金系,还有德隆系、鸿仪系、朝华系等。直到2008年,涌金系作为最后一个元气大伤的财团走向没落。只识当年鼎盛年华,谁知明日萎谢黄花... 查看全部[ 点评:“327”国债风波的第一滴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