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少年[试读]
战争是一架机器,制造秘密
一天下午,外面有人找我,出去一看,那人戎装整齐,戴少校领章,不认识。 彼此一交谈,我想起来了,我在《昨天的云》里写过,我家接待过一位云游四方的传教士,他劝我到阜阳来读书,正是眼前这位少校,那时他穿的是长衫,怎么一下子变了另外一个人? 他说他在九十二军工作,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来看我,他什么也没问,他是尽知内情的人,一切不必问,俗套概免。他说:“我请你吃晚饭。” 我们进城去,拣一家小馆子。他叫了一大盘炒鸡蛋,这是我离家后第一次吃蛋,三十年后我见到一块田黄石的时候曾经想起那盘蛋。 主食是阜阳的名产“婆婆馍”。这种特制馒头重十斤以上,用风快的大刀切片出售,意气甚豪。制作时把... 查看全部[ 战争是一架机器,制造秘密 ]
贫穷的母亲养育了太多的孩子
阜阳阜阳,应该有阜。字典上说,“阜”是高大的丘陵。来到阜阳,举目只见河水麦田。 我问“阜”在哪里。国文老师李仲廉先生说,“阜”在百里之外,阜之阳确曾有过城市,那里的人民舍弃了高地,迁来低洼的水边,把家家户户的地基垫高。既来水边,难免淹水,所以阜阳人说这块地方“大雨大灾,小雨小灾”,可是“无雨旱灾”。阜阳人爱谈泥鳅上街、青蛙入户的经验,用麻布作成网兜,在自家门口捞虾的乐趣,还有,钟鼓楼多次被水冲坏, 还有,著名的安徽第四临时中学四周筑堤,堤外大水汪洋,堤内弦歌不辍。 城市的形成,往往是商人一马当先。水运可以促进贸易,杀头的生意有人做,怕什么淹水。商人站稳了,自有谋生的人来依... 查看全部[ 贫穷的母亲养育了太多的孩子 ]
那天,战争几乎吞噬我
一九四四年算是个丰年。这一年,苏联把列宁格勒的德军击溃了。克里米亚和罗马尼亚也相继解放。这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成功,罗马、巴黎光复,在南斯拉夫、爱沙尼亚、希腊各地大胜。太平洋方面,美军在马绍尔群岛,在塞班岛,关岛,菲律宾,在摩鹿加群岛,和日军进行惨烈的战斗,占领了这些军事要地,直接威胁日本本土。 这一年,中国军队在缅甸和英军并肩驱逐侵入的日军,攻克孟关,在胡康河谷会师;占领孟拱、密芝那、芒市、八莫,巩固滇缅边境;把侵入滇西的日军逐出,光复龙陵、腾冲,不许他们进窥长江上游。 可是,这年四月,日军企图打通平汉路,用兵河南,许多名城要邑不能固守,报上说,“三十七天内连失三十八城”,... 查看全部[ 那天,战争几乎吞噬我 ]
黄土平原上一行脚印
由泌阳奔南阳,经过唐河县境,我发现一位女保长,一个乡下大脚板的老大娘。不知怎么,我一看见她,哭了,她目不转睛看我,看着看着也流下眼泪。 她煮了两碗面汤,让我舒舒服服地享受了随身携带的大饼。她半是祷告半是叮嘱地说,路上千万别遇见抓兵的,她看见过抓兵的抓当兵的,连人家掉队的病号也不嫌弃,抓过来换上符号,就算自家的人。一个连长到她这个村子来抓走了几个小伙子,这些小伙子的父母老婆孩子跪了一地,磕头求情,那连长好像根本没看见他们。 她教了我一些聪明,例如,若是迷了路,千万不要向人问路,只管大模大样不慌不忙地走,好像这一带你很熟,你们老营就在前边不远。倘若逢人便问,人家就知道你是落了单的孤... 查看全部[ 黄土平原上一行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