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村上春树[试读]
译者简介
杨伟,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四川外语学院日本学研究所所长。专著有《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和《日本文化论》。译著有《人间失格》、《镜子之家》、《他人的脸》、《床上的眼睛》、《空翻》等十余部,其中《空翻》获全国第六届外国文学优秀图书奖。 蒋葳,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日本文学专业。现为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译著有《日本文化论的变迁》等。曾获“戈宝权文学翻译奖”。 ... 查看全部[ 译者简介 ]
精彩书评
装饰该书的开卷乃是假想村上春树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贺词。特别有趣的是其对日本评论家否定村上文学的反驳。因为村上文学发出的是只有那些被挑选出来的人才能听到的泛音,所以评论家越是说什么也听不见,就越是强化了村上文学读者那种‘被选出来的收信者’的感觉。其中充满了令人扑哧发笑或是不胜感佩的洞察,让人觉得终于找到了村上文学的解读方法。 ——东京大学教授 河合祥一郎 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该书的魅力就在于充满了与过往的村上春树论截然不同的新鲜阐释。内田在冷静的评论家和疯狂的村上文学迷这双种身份之间走着钢丝,在感性和知性之间来回游弋,并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正如村上春树是依靠... 查看全部[ 精彩书评 ]
用身体来阅读村上春树
杨伟(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四川外语学院日本学研究所所长) 1949年出生的村上春树绝对称得上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挪威的森林》一举成名以后,不到二十年即成为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阅读得最多的日本现代作家。 如果说村上是日本文坛上的创作怪才,那么,本书《当心村上春树》的作者内田树则是百分之百的评论怪才。毋庸置疑,当“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百分之百的评论怪才与百分之百的创作怪才碰撞在一起,想必迸出的火花一定会光芒四射,甚至四处飞溅,弄不好还会“灼伤”路人的眼睛。所以,怪不得要“当心村上春树”,就如同得当心内田树一样。 内田树比村上春树小一岁(注意一个也... 查看全部[ 用身体来阅读村上春树 ]
序
序:村上春树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际的贺词(假想版) 哇,村上春树斩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一个自《且听风吟》问世以来就成为其拥趸的老读者来说,这委实令人欣喜无比。借此机会,容我写下几句不吐不快的话以代替贺词。它化作了一种疑问,那就是:为何大多数日本文艺评论家一直对村上春树这种“世界文学”采取了漠视甚至否定的态度? 莲实重彦①按理说应该代表了日本评论界的最高知性,而他却在《昴》②上发表过“村上春树的作品俨然是一种骗婚”的言辞,并得出了 “别读村上春树”这一令人费解的结论。想来,对一名作家指名道姓,还赫然扬言“不要读这个作家写的书”,这种言论难道不是僭越了评论家的尺度吗?至少为了证明... 查看全部[ 序 ]
美妙的故事会直接作用于身体
村上春树所译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田》)出版了。原本打算到淳久堂①去买的,没想到在西宫北口的站内小书店里,已经堆满了此书。真是好不厉害! 或许仅今天一天就已经售出了几十万册吧。“首日销售量”也该刷新了白水社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吧。 村上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在即,这无疑是整个东京的读者们翘首以待的,想必发行首日便能创下百万部的纪录吧。虽说日本社会在很久以前便被认为进入了脱离文字②的时代,可依然存在着大量“一旦需要,还是会阅读文学作品”的潜在读者。倘如没能成功地发掘出这些潜在的读者,那显然应该归咎于写书者一方。 “都怪读者是些傻瓜。”——还是停止这... 查看全部[ 美妙的故事会直接作用于身体 ]
做扫除的守望者
岁末大扫除进入第二天。 今天清扫了卧室、走廊、厕所、盥洗间和浴缸。 卧室倒还并不怎么零乱,但地毯的缝隙中却塞满了毛茸茸的尘絮,只能用牙刷去将其掏出。 索性坐到地板上,一边听着TheBeachBoys①的《PetSounds》②,一边用小牙刷不停地掏着。 哎呀呀,都已经到年关了啦……不知咋的,竟突然冒出了这种“女性用语”。 熨烫大堆大堆的衣服,戴着老花眼镜麻利地缝补衬领——也不知为什么,一旦这样“索性坐到地板上”做起家务事来,就会顿时感到自己摇身变成了“母亲”。不知何故,就连发出的叹息也散发着潮气,而做针线活时,无意中在头皮上磨磨针尖,疲劳时把手伸到后颈里轻... 查看全部[ 做扫除的守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