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想鲁迅[试读]
从百草园到乏味书屋
很多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淘小子出好的。”意思是说特别淘气的孩子有胆量与活力,聪明伶俐,长大了会有出息。这可不是传说,许多有作为的人都对此点头称是。 少年豫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断砖下的蜈蚣,往邻居家抛砖头,从石井栏上跳下去……他知道淘气会招惹家长的处置,所以当被送到三味书屋读书时,便想到这是自己以往行为招致的惩罚。但因为所做“坏事”太多,他分不清究竟是哪件事儿导致自己离开百草园的。左手拎着一箩筐先生的大道理,右肩挎着一书包家长的励志故事,但只要有一点点好玩的事儿,豫才就把那些唠叨抛到九霄云外,玩得极其刻苦,甚至逃课也在所不惜。 一张刻有“早”字的书桌至今还陈列在绍兴的三味书屋,讲解员绘... 查看全部[ 从百草园到乏味书屋 ]
爱美的男人
鲁迅喜欢古董、拓片、观画展、看戏剧电影,也爱照相。无论上学、转学、旅行、写作、编书、与朋友会面、儿子百天,就连大病初愈,他也要拍一张“写真”留作纪念。谈及照相,不要说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是七八十年代,走进照相馆拍张照片,对于普通人来说都还是件奢侈的事情,更不要说请摄影家专门拍照了。然而我们从鲁迅留下的大量照片可以判断,他是极爱拍照的,一贯节俭的鲁迅在这方面的开销一定不菲。他拍照,并不太讲究背景,更少有风水宝地的衬托。在寓所前照相,背景便是残墙破砖,几扇旧窗,实在不能算什么风景,但被拍的主体是一贯的讲究,整洁的对襟布衣,梳理后一头直立的硬发,尤其是那抹标志性美髯,绝对是认真修饰过一番的。不笑... 查看全部[ 爱美的男人 ]
鲁迅与堂吉诃德
一位编辑朋友来访,看到画室满墙的有关鲁迅的木刻,就认真地读每一幅,十几分钟沉默无语。我递给他一杯茶,问:“有何高见?” “鲁迅,有点像唐吉诃德!”他答道。 原来,他一直在思考的并非木刻作品。原来,这就是鲁迅留给他的印象。其实,哪个理想主义者、英雄主义者的身上没有堂吉诃德的情结和色彩?成者王侯败者寇,扳倒了那个风车,你就是英雄,你就是理想主义者;没有扳倒它,你就是唐吉诃德,或者“精神病”! 年轻的豫才有严重的英雄主义色彩,但那时候他骑着比他还瘦的马,根本没有能力去颠覆眼前巨大而古老的“风车”。经过几十年的历练,豫才变成了小老头儿,用他倾力打造的利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尤... 查看全部[ 鲁迅与堂吉诃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