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岁月[试读]
关于作者李新
李新,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着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原名李忠慎,1918年9月15日生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被推为重庆学联主席。193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他约集同志数人毅然徒步到延安,入陕北公学,3月,重新入党,5月,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任招生委员,1939年返回延安任《中国青年》助编。同年秋任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二剧团指导员(后兼团长),率该团赴华北抗日前线。其后历任中共北方局青年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共太行分局青委副书记,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书记,中共北方局、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科长,中共河南把县、河北永年县委书记。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 查看全部[ 关于作者李新 ]
相关评论
他(李新先生)在书的开始所讲的关于写真话的想法,关于拍马式的史料的抨击,还有他的诗,也令人感到他的一身正气,甚至是迂直的书生气。虽然我作为后辈不该这样放肆地说话。 ——作家 王蒙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多的革命、铲除、打倒。可是,那个一次又一次被打倒的历史,却从来也不能被消灭。它一次又一次地浴火重生,它一次又一次无远弗届、无微不至地来到我们中间。于是,流逝的岁月,一层又一层地在心底沉积出难以泯灭的分量。 ——作家 李锐 李新先生是一位思想敏锐的老干部,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在这本回忆录中,他以亲历者和历史家的独特视角,记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片断。...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流逝的岁月》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续前言 故乡?童年(1918-1930?四川荣昌) 李家沟 太星寺 安富镇(烧酒坊) 大观小学 荣隆场?蒋姑爷 全县会考和考棠香中学 相亲 九一八之忆(1931?四川荣昌) 邱老师的运动经 “不抵抗将军” 到城内去游行! 演戏募捐 一?二八之忆(1932?四川荣昌) 古桥送别大哥 一?二八抗战 大哥之死 《回春之曲》 感怀 风雨巴山(1934-1935?四川重庆) 布衣协会 ... 查看全部[ 《流逝的岁月》目录 ]
前言
近年来出版了很多回忆录。我看过的也不少,颇受教益。通过回忆录,使我对许多历史事实了解得更加具体和丰富。但是,大多数的回忆录都“隐恶扬善”,无论对别人或对自己,都是拣好的说,坏的不说或少说。其实这也难怪。人们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关于自己,多半爱说“过五关斩六将”的事,至于“走麦城”,连提也不愿意提。对别人,一般是爱说别人的坏话,能为别人说好话的并不多。因此“隐恶扬善”只要说的是真话,就应该说是不错的了。至于那些谁当权就为谁说好话,谁倒霉,就说谁的坏话,甚至伪造历史、取宠求荣,这样的为拍马而写的“回忆录”,一切正直的人,都会对它不屑一顾,虽然也能凭权势而畅销一时,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抛进历史... 查看全部[ 前言 ]
邱老师的运动经
像我们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这一代人,大多对“九一八事变”有着深刻的印象。也可以说,正是“九一八事变”激起了我们高昂的救国热情,把我们推到抗日的前线。 1931年春,我考入本镇(四川荣昌县安福镇)私立棠香初级中学。这个学校既有春季始业的,也有秋季始业的。我因为小学是春季始业,所以上中学也是春季始业。“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我正上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记得9月19日阅报栏前的学生,一看到日军占领沈阳的消息,热血就沸腾起来了。“打倒日本!”人们不住地高呼口号。有的同学立即奔向寝室,把用品中的一切日本货都拿了出来,直往操场奔去,并一路呼喊:要打倒日本,首先就要抵制日货,快把日本货拿到操场上... 查看全部[ 邱老师的运动经 ]
“不抵抗将军”
日本军队侵占沈阳后,迅速占领南满,很快长春也失守了。日军又向北满进攻,除在嫩江桥遭到马占山的抵抗外,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都落入敌人之手。不过几十天功夫,美丽富饶的东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为日寇的殖民地,我亲爱的3000万东北同胞,都成了日寇铁蹄下任人蹂躏的奴隶。 东北的沦陷对全中国人民尤其是对爱国青年学生是莫大的刺激,人们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异常愤慨。张学良身为东北军政长官,守土有责,因此更遭到全国人民的责骂,骂他是“不抵抗将军”。就在这时,上海《时事新报》刊登出马君武的两首诗《哀沈阳》,一时全国传诵,更让张学良名誉扫地。《哀沈阳》诗云: 赵四风流... 查看全部[ “不抵抗将军” ]
到城内去游行!
我们荣昌县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爱国运动中,以安富镇表现最好,最有成绩。在我们荣昌县,县城在县的东半部,而安富镇在县的西半部,这样便形成两个中心,正像重庆和成都形成为四川东西两个中心一样。荣昌县东部以县城为中心形成的势力称“城帮”,西部以安富镇为中心的势力称“烧帮”(因为安富镇又名烧酒坊)。在九一八运动中,荣昌城因为和重庆关系较为密切,当时重庆是军阀刘湘的重镇,而刘湘是一直紧跟蒋介石的,对抗日爱国运动不支持,荣昌城受其影响,爱国运动不热烈。城内各学校(如县立中学、简易师范和蚕桑学校等)的学生,对此很不满意,纷纷写信和派人来和我们联络,希望我们安富镇的学生到城里去游行,帮助和推动城里的爱国... 查看全部[ 到城内去游行! ]
演戏募捐
马占山在嫩江桥抗战,立即引起全国人民的欢呼,成为名满中华的民族英雄。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隶,纷纷组织义勇军打日本。参加义勇军的,各阶层的各种人都有。我们在报刊的图片中,看到不少学生义勇军,其中还有不过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这时我们兴奋极了,觉得自己是有条件和有资格去打日本的。看见开智女中的同学时,故意问她们:你们敢去打日本吗?她们大多涨红了脸,但马上就有人回答:只要你们敢去,我们就敢去!于是大家都欢笑、欢呼起来。这学期的语文课,正好有《桃花扇》中的《哀江南》,邱老师讲课时,不但把故事讲得很生动,而且反复吟诵。当吟诵到沉痛的地方,他声泪俱下,以至我们听课的也都泣不成声,仿佛真像南明亡了国... 查看全部[ 演戏募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