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自传(第1部)[试读]
故乡
我是出生在北京沙滩的,那时父亲正在北京大学读书,母亲也在北京上学。但是我很认真地每次都强调自己是河北省南皮县沧州市(原地区)潞灌乡龙堂村人,我乐于用地道的憨鲁的龙堂乡音说:"俺是龙堂儿的。"我一有机会就要表明,我最爱听的戏曲品种是"大放悲声"、苍凉寂寞的河北梆子。我不想回避这个根,我必须正视和抓住这个根,它既亲切又痛苦,既沉重又庄严,它是我的出发点,我的背景,我的许多选择与衡量的依据,它,我要说,也是我的原罪,我的隐痛。我为之同情也为之扼腕:我们的家乡人,我们的先人,尤其是我的父母。 大概我出生后过了一两年,我被父母带回了老家。我至今有记忆,也是我有生以... 查看全部[ 故乡 ]
父亲
我父亲王锦第,字少峰,又名曰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他在北大上学时同室舍友有文学家何其芳与李长之。我的名字是何其芳起的,他当时喜读小仲马的《茶花女》,《茶花女》的男主人公亚芒也被译作"阿蒙",何先生的命名是"王阿蒙",父亲认为阿猫阿狗是南方人给孩子起名的习惯,去阿存蒙,乃有现名。李长之则给我姐姐命名曰"洒",出自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洒(萨)》。 北大毕业后,父亲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教育系,三年毕业。回国后他最高做到市立高级商业学校校长。时间不长,但是他很高级了一段,那时候的一个"职高"校长,比现在强老了鼻子啦。我... 查看全部[ 父亲 ]
母亲
我的母亲本名董玉兰,后改为董毓兰,解放后参加工作时正式命名为董敏。 父亲多次对我说过,策划他的婚姻事时他提出了两点要求,一个是他要看一下本人,就是说要目测一下;一个是此人必须上学。后来就在沧县第二中学,他看了一眼,接受了这项婚事。我的外祖父就是二中的校医嘛。媒人是一个老文人,名叫王季湘。在我上小学以后,王老先生来过我家,我母亲说他做错了这件事,害了她一生。 母亲个子不高,不大的眼睛极有神采,她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表情,转眼珠想主意,或者突然现出笑容或怒容。 她是解放脚,即缠足后再放开。母亲上过大学预科,解放后曾长期做小学教师,她出生于一九一二年,一九六七年退休,是养老金领取者,她善于辞令,敢说话... 查看全部[ 母亲 ]
精彩与荒谬
应该是一九四四年,春节前夕,父亲托人给家里带来了信与年货。信里有一个重要的叮嘱,就是要注意洗澡,每天都要洗,可以洗一次,也可以洗两次。他带来的礼物尤其辉煌:一个是一盒巧克力糖,从包装到味道对于我们与其说是神奇,不如说是匪夷所思。另一项礼物就太伟大了,是商务印书馆出的一套玩偶: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彩色,木质,有底座,可以放在地上,另有一个木槌,一个弹子,玩时用木槌打弹子,看能击中哪个木偶。它们确实在我与姐姐眼前打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是不是这次我记不清了,他还给我们买过拼贴图形的日本原版的"活动变人形",色彩十分艳丽。一本书,上、中、下三部分,都可以翻页。三页分别是人体上、... 查看全部[ 精彩与荒谬 ]
慈祥与温暖
我的四个长辈:父、母、姨和姥姥都极爱我,我从小生活在宠爱之中。五岁时一次父亲带我去看牙齿,等候上公共汽车的时候,他说要去取一点钱。然后他去了一个地方,过了一会儿他出来了。我记得他本来戴着一顶西式礼帽,但现在没有了。我问他的帽子哪里去了,他不回答。然后我记得他带我去了牙科医院还磨洗了牙齿。后来我指着那个父亲取钱的地方对母亲说,这是父亲取钱的地方。母亲连忙喝止。后来我识了字才知道那里写着的招牌是"永存当"三字。 父亲和我与姐姐玩搏斗,我们规定谁要输了就举起小拇指,我与姐姐拼命攻击,往往都是父亲认输。 只要买到好吃的或带我们到了餐馆,父亲就说,他像是一只老母鸡,最高兴的就是叫了小... 查看全部[ 慈祥与温暖 ]
如同梦魇
我常常问我自己,说还是不说?作为一个写作人,稍稍美化一下自己的长辈,避开那些太沉重,太屈辱,太丢人的事情,是不是伦理的义务、起码的准则? 有多少写作人,写起来义愤填膺,横扫千军,时日曷丧,与汝偕亡!多少写作人是冤情如海,怒火如炼狱。多少写作人是人人对不起他或她,是整个世界对不起他或她。写作人就没有做过对不起旁人的事吗?不就是依仗着一个笔几个字一些绝妙好词儿把自己打扮成苦主,而把有关的人装扮成魔鬼? 多少人在要求别人忏悔呀,却并不用自己的真诚忏悔带动他人,不想从自身做起。这本身已经有些滑稽,当然也有他的道理。 在所有的灾难过去以后,人人成了冤屈者,人人在那里吐苦水和揭发旁人。有几个写作人能够做到... 查看全部[ 如同梦魇 ]
好孩子、好学生
儿时,在香山慈幼院幼稚(今称幼儿)园学过二年。那时家住西城,所选的这家幼稚园位于北沟沿地王庙,后来此地改为女三中,后为一六六中,直到改革开放的年代,此地收归文物园林部门,改回地王庙去了。不知能否在旅游创收上有所成绩。 一次幼稚园教跳"皮匠舞",我的动作老是不对,我很早就知道自己跳不了舞。我相信这是旧社会的封闭匮乏和教育的不完善,长期营养缺乏造成了我的许多方面的低能与发育不良造成了的后果。 我小学在北师附小。北师是北京师范学校(中专)的简称,现已不存。当时认为这是一个好学校。邻近的一个煤球厂的工人的孩子名叫小五儿,他几次想考这个小学,硬是不录取,他后来只好去上我们称之为&qu... 查看全部[ 好孩子、好学生 ]
做诗与失眠
二年级后半学期,为了作文课的需要,我买了一本《模范作文读本》。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范文中对于月亮的描写,可以说,我从此对月亮有了感觉,有了情绪,有了神往。"皎洁","团栾","清辉","玉兔","一轮","一弯","如盘","如眉""浮云掩月""月明如水"……都使我沉醉入迷。从此我见到月亮就要凝视良久,就奇怪它的存在,它的形状和它的遥远。月亮使我突感寂寞,突然把自己与月亮与夜空联系起来对比起来,觉得... 查看全部[ 做诗与失眠 ]
我要革命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我的民族情爱国心突然点燃。同学们个个兴奋得要死,天天上五年级的级任郑谊老师那里去谈论国家大事。郑老师说到,抗日战争前,蒋提倡"新生活运动",国家本来有望,但是日军的侵略打断了中国复兴的进程,等等,我们义愤填膺。我愈想愈爱我们的国家,我自己多少次含泪下决心,为了中国,我宁愿意献出生命。顺便说一下,郑老师解放后曾经是全市著名的模范教师,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中,她也未能幸免。 也是这个夏季,我做出了跳班考中学的决定。我看了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着三四个孩子腿绑在一起走路,走得快的孩子被拖得无法前行,走得慢的孩子也被拖得狼狈不堪。我竟从此画中得到了灵感,我认为我... 查看全部[ 我要革命 ]
我有没有童年
由于匮乏和苦难,由于兵荒马乱,由于太早地对于政治的关切和参与,我说过,我没有童年。 我没有童年,但是我有五岁六岁七岁直到十几岁的经历,一年也不少,一天也不少。回想旧事,仍然有许多快乐和依恋。 我喜欢和同学一起出平则门(阜城门)去玩,城门洞有刺刀出鞘的站岗的日本兵。过往的中国百姓要给他们鞠躬,这是一个非常恶劣的记忆。一出城门就是树林,草花,庄稼,河沟,充满植物的香气,一路走着要跳几次水沟。到大跃进时为止,此地的钓鱼台那边一直是天然野趣。那里的窄窄的两行杨树林,秋天树叶变黄的时候发出一种类似酸梨的气味,踏着落叶在树林里徜徉,使人觉得诗意盎然。城市后来是怎样地成倍成倍地扩大着啊。 我更喜欢从西城家中... 查看全部[ 我有没有童年 ]
雨果与周曼华
汪曾祺老在回答为什么走上了文学写作之路的时候,曾经戏言:"因为从小数学就不及格。" 我有点不同。我从小喜欢数学。小学时候,没有比分析那些四则文字题更令人觉得有趣的了,鸡兔同笼,有头多少,有腿多少,问是多少鸡多少兔。和尚挑水,大和尚一人挑两桶,老和尚两人抬一桶,小和尚一人提一桶……问是三种和尚各是几位。到现在我仍然喜欢这种逻辑的分析,而且我深信有的孩子解不出这样的题,其实主要原因是语文障碍,问题的叙述,已经包含了解决问题的逻辑,但某些孩子读不明晰,弄不清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弄不清条件与设问的关系,觉得文字已经很绕脖子了,还谈得上解题吗?有的孩子做错了题则是由于对文字题的设问词、... 查看全部[ 雨果与周曼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