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退隐•短评
-
0
醉醉醉止 2014-09-02
这本书非常难读,好无趣好无趣,但是坚持读完了,里面有很多熟悉的人熟悉的作品,但是读完好想吐。
-
0
独孤奴 2017-06-05
思想密集,少有废话,值得反复研读。没专门拎出尼采实为憾事,不过下面几句总脱不了尼采:“在帕斯卡尔或萨特那里,我均没有一个可以正面确定的同一性,它只是一种试图摆脱自身空虚或自身虚无的逃逸运动。……如此看来,主体的退隐先于其构成,其位置应不在主体史的结尾,而在其谱系学的开端。”
-
0
水上飘 2009-09-29
思想史的风格
-
0
春雪 2012-08-02
又是这么难读的一本。德国人的学术专门让人发怵的吗?
-
0
sylviaswen 2012-07-15
还是德国人总结的“主体性”流畅,弗莱德的《主体性的黄昏》根本是掉书袋
-
1
消逝风中的墓地 2014-11-12
主体的历史,梳理得还行吧
-
0
皮特4 2010-12-13
“第十三章:在写作行为中虚化我:莫里斯·布朗肖。”
书名: 主体的退隐
作者: [德] 彼得·毕尔格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蒙田到巴特间的主体性历史——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译者: 夏清
出版年: 2004年12月
页数: 230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ISBN: 978730504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