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选择•短评
-
0
:-(ai绝情*¥ 2010-11-02
额...
-
0
落泪成冰 2011-01-03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相聚。” ——杨绛《我们仨》 当当的书到了,这次买的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查看全文
-
0
Tintin 2011-08-10
很长的一部小说,放在touch里看了好久终于看到最后一章了。名字叫苏菲的选择,其实到倒数第二章才看到她的选择是什么。“把我的小女儿带走吧。”背负着这种罪恶感的苏菲,一辈子怎么能真正快乐。更不用说那些亲手把大批的犹太人送到死刑场上的人了。这么多种死亡的方法,能活着真不容易
-
0
小隐森林 2011-09-21
震撼心灵
-
0
「心晴′ 2013-10-16
见尽时间百态,造就经典永恒
-
0
mijin.x 2015-03-08
感觉好乱,因为被剧透了,所以……
-
0
Candy 2015-09-24
啃下这一本 通过独特的角度描写纳粹 集中营 信仰 苏菲最后还是回去与男主一起自杀 经历过那些 内森的殴打 辱骂 不算什么 或者 爱情便如是 与深爱着的一起赴死 都不要与他人美好未来 她的命运 作者选择不了 她也选择不了 因为她不愿跳出来 她沉浸在那痛苦里 以期暂时遗忘之前更深的痛 不禁想起安娜卡列宁娜 托尔斯泰说不是他要让她卧轨 她是活的 当人沉浸在自己的痛苦 苦难中时 仿佛眼睛也瞎了 看不到别人 看不到自己 更看不到自己选择的权利 让自己跳出来 停、看、选择!
-
0
知崖在彼岸 2016-01-23
还记得看完这本书,从学校到回家的车上忘了提箱子。
-
0
Florence 2016-07-18
人生就是不断进行各种选择。每一个小决定都在影响今后的人生轨迹。
-
0
sake 2016-11-06
一次次的选择都不是选择
-
0
唐搏虎 2016-11-18
这本书包含的意义太大了。绝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清它的意义。 它并没有直接描绘纳粹,奥斯维辛有多么黑暗恐怖。而是通过主角身边的朋友亲人来反应这个现象。 若是要拿中国的某本巨著去比较的话,我想《子夜》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不得不说,在文学叙述方面,还是略逊一筹。
-
0
钱勒 2017-04-18
细致而又美
-
0
优优 2017-05-29
应该是个好故事
-
0
、Farewell 2010-08-09
二战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隐忍坚强的苏菲。执著地爱着那个多疑狂躁的内森。
-
0
泛黄纪事 2011-08-09
唯一领悟到的是苏菲的坚强
-
0
stoutest 2014-03-02
苏菲无疑拥有悲惨的过去,而她过去的生活(不仅是集中营生活,而甚至包括她的婚姻和她的父亲)不是不可的想要改造她,或者是毁灭她。然而我们仍能读出她的善良,人性不泯灭就是她对黑暗的恐惧,是忏悔。没有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却对爱如此渴求,这是因果关系还是人性本能的索取?苏菲好像本是一个泥人,这三十年把她雕成了一个人,有人的模样,然而又将她打碎,变为泥土,把她的过去全都捏碎,在氤氲的空气里裸露出来让人闻到,在放大镜下观察。这太残忍了。我觉得斯泰隆会有一个人物的原型,或者几个的集合,或者只是相关,小说里的其他小人物是一群人的影子,斯泰隆才会将小说写得这么刻骨真实。
-
0
晨曦素湾 2016-11-12
经历过战争的女人的苦难人生
-
0
菲尼克斯 2011-01-25
不大适合普通读者,长,啰嗦。但对于爱读书的人而言,这就他妈是一绝了的伟大著作。但对于内森这个角色我觉得读得还不甚过瘾,坐着强化了他发疯时的情节,而我倒很希望与没疯时的他结识。佩服啊,作者愣是让自己虚构的人物有令人结识的冲动。结局是很有悲剧性的,给人很大的命运感
-
0
鸡毛蒜皮 2013-06-27
拿起书时你远没想到它的分量
-
0
中二病少女 2015-06-03
当年就是这本书让我走不出来,痛苦地难以入睡
书名: 苏菲的选择
作者: [美] 威廉·斯泰隆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副标题: Sophie’s Choice
译者: 谢瑶玲
出版年: 2010-1
页数: 361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2007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