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短评
-
0
Lorraine 2012-03-14
懂得死亡才会更好的活。
-
0
小野兽与玫瑰花 2012-06-16
死亡是另外一场伟大的冒险。
-
0
拾叁 2012-07-29
和相约星期二的作者是师生关系,是记录老师最后的时光
-
0
MANDYGC 2013-06-06
陪我走过初高中。 到了晚上 我站在窗前 喘着气呼吸 不知道下一个呼吸能否到来 / 我来到北京后就有过这样的一个晚上。
-
0
天高任北飞 2013-06-23
没赶上看话剧,把原作看了,很好的鸡汤书,想像得到自己看话剧时满眼泪花的样子,可是年纪大人也变得皮实了,泪点还是低,道理也都懂,只是觉悟还要自己慢慢体会,鸡汤书大概就是告诉你,会有一天,你会顿悟,请朝这个方向努力,但不要以为看过了听过了的道理就是自己的箴言自己就能做得到。
-
0
姜粒儿 2013-11-01
最后的最后,我们能带走的唯一便是爱
-
0
斯嗯大人 2014-03-08
读过书看过剧,在百讲,和我最爱的两个人。谢谢教授,谢谢男神金士杰。
-
0
船夫_Lilith 2013-12-12
我很喜歡莫利,謝謝他帶給我的感動,赤子之心說的就是這樣的心靈吧。
-
0
懒十七 2013-12-24
看到豆瓣有个话剧演出才忽然想起看过这本书,大三选修课上看完。后来再看《少有人走的路》就觉得一般了,至于为什么?大概是年纪渐长就越没兴趣感悟人生了。
-
0
莽草酸 2015-01-05
我尊敬这位先生,也佩服他的勇气,但是这不是我的哲学--因为它软弱。“他的优秀之处正是在于他以普通人的普通方式生活着,兢兢业业地去承担命运赋予自己的全部责任,并且以同样的态度去品尝那些绵延不绝的欢乐和苦恼。”让别人的苦恼和喜悦去唤醒自己的苦恼和喜悦--反过来又用自己的感受去辨别别人的内心--真正的观察者和所谓的“世俗的乐趣”--这些都不在我的世界中
-
0
akasa|呆 2015-02-19
学会死和学会生是同一件事,生与死的距离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遥远。看了那么多道理,我也不一定能过好这一生呀。不如调快心里的倒计时,想像一下紧迫的时间吧。/ 给莫里这个人加一星。在这样平静坦诚的文字下,他一定痛苦异常地挣扎过,但还是坚持下来完成这14堂课。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我真的要五体投地。
-
0
踢踢踏 2015-02-22
向死而生
-
0
luna 2016-01-02
内容不错,不过并不推荐购买。因为主要内容在相约星期二里面都有,本书主要是把老教授的讲课内容摘了出来,纸张很厚,字数很少。。
-
0
Narziss 2016-01-12
上班摸鱼,心平气和。
-
0
左右 2017-04-17
其实读过这本,看话剧简介的时候就想起来了。比较鸡汤吧,我一直不太吃得下别人熬的云鸡汤。但还是期待话剧的。
-
0
贵族侦探笃 2014-11-07
坦然地,温和地接受死亡,但是在这之前,请用爱让每个人记住你。
-
0
找個西門來吹雪 2008-03-21
默默地,默默地
-
0
潜水教练疯子 2009-10-09
第一本让我开始深思人生价值的书
-
0
Tom 2012-03-11
余华的序很多余
-
0
魏大條 2012-04-09
我不過是一朵浪花
书名: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作者: [美] 莫里·施瓦茨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 萧亮
出版年: 2007-07
页数: 122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人生精选
ISBN: 978754423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