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短评
-
0
wbxqm 2015-04-19
如果让我在足够我用的钱和开悟中选,我肯定毫不犹豫的奔向钱。我很认真的问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我不知道或许我只是想过让我觉得安全的生活,所以我不要开悟,我只要我快乐。我既像憎恨自己一样的憎恨这世界,又渴望别人爱我,赞同我。可怜的摇摆在世界
-
0
叶子 2014-08-05
一年前买的,断断续续一年才读完。
-
0
晷寐 2014-02-25
不端着就已经不错了
-
0
雀西 2013-06-17
读了大半,有种被搅乱的感觉。
-
1
吃闲饭毛 2015-06-29
读了百分之五十,我知道他的流水账对话记录本在反复说几件事,但是这表达力也太烂了吧,他讲的完全很高杆晦涩难懂,我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但是他的话语却是有卖弄和故意迷惑的成分。难怪他自己也常说新世纪是bullshit啊。我看完也觉得他很bullshit啊,他跟人的对话基本都在一个吊诡的逻辑之中。他书中阐述的一些确实是事实,但是就不能举个浅显低到尘埃里的例子吗?!例如 “放下你的知道” “干!那个贱人肯定背着我去补习班!”“但是我没有亲眼看到,我并不是真的知道。”这本书是用来给某些灵修多年的人灌肠的,然而灌肠只要《道德经》的一句天地不仁万物刍狗已经够了,或者加上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然而普通人看了大概就会有我这个反应。
-
1
红旗手 2015-09-04
还是星盘姐姐让我买的,最近都在看些什么啊,逼自己看了好久还是坚持不下去。
-
1
朴白 2016-05-25
颠覆一切已知,开悟是简单的明了真相,而每时每刻每个人都伴随着开悟
-
3
子然 2016-03-15
灵修对于我而言是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内在探索的过程。而我在越来越多的机缘巧合之中看了很多和灵修有关的资料,也看到部分灵修爱好者的执念。从朦胧的直觉到炙热再到冷却,看完这本灵修的书有种莫名的失落感。文中反复提到,是为了追求觉醒还是为了追求一种神性的体验感,是为了追求真实,还是为了追求而追求,当我再次深入的问自己的时候,所有的答案也便如此了。和作者一样,“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旧能够热爱生活”,只是夜已深,心已空,将如何面对修来的“空无”
-
2
佛法少女_P 2014-11-24
自从开始学佛我发现个怪事,圈子里有那么一帮人,他们带着被洗脑般祥和的表情跟我说学佛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以我的理解,学佛是一件辛苦没谱越学越挫败的过程(“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能充分说明这种挫败心理)我甚至怀疑我跟他们学的不是一个东西。然后进了实修群才把我吓着了,一群人天天讨论大小周天任脉督脉。这就是我看到中国“灵修”界的群像。西方的灵修界没了解过,但看作者描述没好到哪去,情理之中。无论东方西方,总会有一群人傍着神秘体验当开悟,而且数量绝对不会少。作者非常没口德,这点不用质疑,最后连喷佛教都不会嘴下留情,但是提的问题好。有些想法不谋而合:模仿吸血鬼不会让你真正变成吸血鬼。佛教是先有觉者才有教法,佛陀寂灭后觉悟的人为什么那么少,因为把指头(教法)当月亮(实相)的人太多,而且还没自觉。
-
2
cc 2015-01-18
至少这本书比德国人那本当下的力量更好懂一些。基本上在讲灵性开悟不是什么。具体是什么,自己“跳楼”去。
-
3
Chrono 2014-06-01
很好笑,突然发现自己在很早以前同时买了这本以及作者书中提到的《狂喜之后》 貌似当时的情况是 这本没看就退回去了 而狂喜之后翻完了也退回去了。这之后走了很多的弯路来到眼下。但,似乎仍在迷雾中。有时候我觉得我明白了,有时候却又好像是作者提到的那种。终究,我还是一无所知的。不同的是,除了自己的亲证,我好像再没办法全然去相信某一种论调了。
-
5
代替你 2013-05-20
坦白说,并不觉得作者是个开悟的人,就算用他的定义亦如是。但奇怪,这并不影响本书的可观性和启发性。我想,最重要的是他能以一个全新角度谈修行,让我们惯常的焦点得到松动,可也就那麽多,书中过份强调他那智性的方法,过份贬抑心的修行,其实是另一种二元,ego亦在此偷偷露了脸。
-
7
信心不逆奔小熊 2014-11-23
这本书从第一个句子开始嘲讽我直到最后一句。
-
8
Luna 2015-04-08
凡事力求透彻的原则让我比价能够认同此本书中一些bold的言论,宗教是牧羊人和鸦片是马克思提出的,但是灵修学在当代的火热无疑是新宗教的变体,大多数人还是换着法子寸步不移。诚实与勇敢永远是同时出现的人格力量,然而成年人却鲜有。
书名: 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
作者: [美] 杰德·麦肯纳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副标题: 不是你想的那样
译者: 鲁宓
出版年: 2013-1
页数: 252
定价: 39.90元
丛书: 灵性开悟三部曲
ISBN: 978750807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