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叫你读硕博士[试读]
序言
猜猜看,国内现在有多少研究生? 我在演讲时经常问这个问题,多数人猜测的数据,都低于实际情况,不少人猜的数字甚至不到标准答案的十分之一。每当我公布真实数字,很多人往往瞪大眼睛,他们的神情诉说着同样的疑问:真的有这么多吗? 不但真的有这么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当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编制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2009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比起2008年将会增加5 %,而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则会增加1.7%。 回顾来看,从1978年邓小平批示恢复研究生教育至今,短短三十年,已经培养了一批高学历大军。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大军大多数是在后面几年才培养出来。 ... 查看全部[ 序言 ]
目 录
前言:台湾每年报考研究所人数突破十万大关 壹、第一类组的高学历策略 负笈英国整合法律与政治 王冠雄博士的思考 留级生高考及格出国留学 庄伯仲博士的求学 掌握研究所与特考的诀窍 钮则勋博士的分享 贰、第二类组的高学历策略 留美电机博士要自行创业 李福轩博士的鸿图 计算机博士的英文教说软件 林宜敬博士的壮举 直攻神经化学博士的议员 潘怀宗博士的仁心 参、三四类组的高学历策略 学士到博士都是台大心理 唐大仑博士的眼界 无惧解剖钻研营养学奥妙 郭家芬博士的坚持 肆、跨组升学的高学历策略 放弃半导体走入社工领域 王云东博士的奋斗 从理工转政治再徜徉传播 赖祥蔚博士的传奇 伍、技职体系的高学历策略 害羞女... 查看全部[ 目 录 ]
第一类组的高学历策略
很多大学生考虑未来要报考什么研究所时,通常不外乎两种非常极端的模式:一种模式是选择继续研读自己大学时所念的科系,如土木系毕业就报考土木研究所,企管系毕业就报考企管研究所或商学研究所,反正在系所之间就算不是直接相关,也是高度相关,因为这样就不必额外准备考试科目,只要复习自己大学所学的课程就行,简单又有把握;另一种模式则刚好相反,直接脱离原先科系的范围,改考其它全不相干的研究所。由于工程浩大,准备困难,一般来讲,除非对于自己大学科系已经彻底不感兴趣、但偏偏又想继续进修的大学生,才会有决心这么做。 然而,会不会有第三条路呢?毕竟如果大学与研究所所学全不相关,可能大学的四年就虚度了,白白浪费掉可观的教... 查看全部[ 第一类组的高学历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