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开的经济周期[试读]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第一篇发现经济周期——繁荣与崩溃 第1章密西西比泡沫 第2章现金支付危局 第3章经济危机——商业的苦恼 第4章1837年美国经济危机 第5章繁荣的终结 第6章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第二篇经济周期的规律 第7章又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了吗 第8章究竟什么是经济周期 第9章商业萧条与货币稳定 第10章病入膏肓的经济 第11章大萧条 第12章创新与经济周期 第13章有关货币的问题 第三篇经济周期的隐藏决定力量 第14章经济周期的图景 第15章三种周期模式 第16章蝴蝶效应 第17章趋势与心理 第18章网络爆炸 第四篇经济周期的精髓 第19章周期的主要驱动力 第20章中央银行的挑战 第五... 查看全部[ 目录 ]
译者序
经济周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数百年来,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总是出现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如此循环往复。尽管人们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经济周期的原因,企图克服周期的一再重演,但时至今日,它似乎仍然是个无法根治的痼疾。这正是拉斯·特维德在本书中所展示的主题。 我们看到,从1991年4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了120个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就在这个黄金增长期中,美国经济不仅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置身事外,而且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到处充满了乐观情绪,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甚至借用格林童话的故事把当时的美国经济命名为“金发女孩经济”,这意味着经济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刚刚好。由于这段时期经... 查看全部[ 译者序 ]
序言
楚格州是瑞士最小的州,虽然面积很小,但充满了瑞士风情。放眼望去,山坡上散布着木质的农舍,而牧牛的铃声在山间飘荡。夏天的时候,许多房子旁边还会点缀上各种美丽的花。 这个区位于阿尔卑斯山麓。从这里向南可以远眺瑞吉山和皮拉图斯山的壮美,如果你置身其间,就可以看见西边耸立的秀美的少女峰和艾格峰。山谷中的河流汇入了当地的楚格湖,湖的东岸是古老的楚格镇,建于11世纪,镇上还保留着古老的木屋、狭窄的街道、富有浪漫气息的教堂,以及当年防御用的城墙和塔楼,人们还为湖上的船只建造了一个小小的码头。 岁月的洗礼极大地改变了这块地方。在漫长而暖和的夏天,生活变得纷扰忙乱。许多小小的户外咖啡馆挤满了欢乐的人群,这里有庆... 查看全部[ 序言 ]
密西西比泡沫
他站在那里,手里紧紧握着一把剑。即将要出现的是让人恐惧的一幕,他就要和一个23岁的年轻人进行一场决斗。这个年轻人名叫约翰·威尔逊,是这个镇上一个大家族的子弟。就在此刻,威尔逊的马车来了,除非威尔逊突然改变主意取消这场决斗,否则决斗已经无法避免。约翰·劳为什么要接受这样的一场决斗呢?他为什么要冒失去如此年轻生命的危险呢?他真的很愚蠢吗?实际上,他只要原谅自己,就可以退出决斗,绕开这个麻烦,或者只要离开伦敦一段日子,所有事情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忘却了。然而,约翰·劳不是那样的人,他遇到麻烦时,从来不会逃避,就像他一看见机会总要伸手抓上一把一样。于是,当约翰·威尔逊向他提出要决斗的时候,劳就立刻准... 查看全部[ 密西西比泡沫 ]
现金支付危局
孔禔王子相信自己有充分的理由愤怒。他想购买一些新的印度公司股票,但是劳没有同意。这个傲慢的苏格兰杂种!踢开他!王子愤愤地骂道。于是,他拉着满满两车的纸币来到银行门前,径直走进了大门。 “瞧,先生们!你们的纸币,所谓‘见票即付’的纸币。现在,你们瞧见了吗?那好,给我换成硬币吧!” 银行随即把纸币换成了硬币,装了两马车。奥尔良大公听到这件事之后,显然大为震怒,立刻命令孔禔把2/3的金属硬币退回了银行。事情仅此而已。后来公众便不喜欢孔禔了,而且谴责他不合情理的做法。但是,这个事件仍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民众的心里播下了一点点怀疑的种子。如果有许多人都要兑换纸币,那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每一个人都去银... 查看全部[ 现金支付危局 ]
经济危机——商业的苦恼
奥尔良大公去世的那一年,约翰·劳放弃了被召回法国的所有希望,还是在这一年,在离劳的故乡爱丁堡大约15公里的柯科迪小镇上,玛格丽特·史密斯怀上了她的第一个孩子。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她的丈夫在这个孩子出生前几个月就已经死了。 这是一个男孩,1723年6月5日出生,他的名字叫亚当·斯密。 嬗变之年 那时候的英格兰不像法国,它已经建立了一套运转良好的纸币制度。支付手段不仅包括金币与银币,还包括英格兰银行和其他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以及本票和境内票据。除了硬币、纸币与境内票据,还有像财政票据和东印度公司债券这样的附息票据,它们都可以流通,虽然后者的周转率较低。造币厂的主管就是艾萨克·牛顿,他于1696年获得该... 查看全部[ 经济危机——商业的苦恼 ]
1837年美国经济危机
李嘉图的密友詹姆斯·穆勒终其一生保持着对经济学的强烈兴趣。 尽管詹姆斯·穆勒花了很多时间去发展李嘉图的观点,但他对经济理论与问题的研究也自有一套。他曾经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那就是要寻求限制人口出生数量的方法——他认为在食物供应有限的条件下,这个问题是一个主要的威胁。 在詹姆斯的9个孩子中,有一个名叫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出生于1802年。穆勒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超常的智力,而且詹姆斯认为他这时已经可以接受正规的教育。就在这个小男孩刚满3岁的时候,詹姆斯便开始教他学习希腊语和算术。他在8岁的时候学习拉丁语,随后不久开始学习几何、代数、化学和物理。他12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逻辑学,一年之后,他被... 查看全部[ 1837年美国经济危机 ]
繁荣的终结
为什么在一段时期内的过量投资会导致经济危机,而不是一次平稳的纠正?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很难找到足够的理由来解释,然而,在英国1847年的危机中,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铁路股票似乎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在那个时候,采取分期支付的办法购买股票是很常见的,购买者只要支付首期款项就可以了,然后,他可能希望按照可获得收益的价格在下一期付款之前将股票卖出。这样一系列的分期支付,在1847年1月到期付款的时候总额约为650万英镑。如果真的要按期支付这些款项,许多人都有困难。于是,就在当年夏天,酝酿成熟的危机爆发了,8月有22家英国公司破产,9月增加到了47家,10月则达到了82家。没过多久,危机就扩... 查看全部[ 繁荣的终结 ]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在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当中,一般总会有一两个表现得格外聪慧和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在1810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录取的一批新生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在这一群富有朝气的年轻人中,查尔斯·巴贝奇这个19岁的男生显得非常突出。他很擅长数学,实际上,他入学后没多久,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数学水平,以至于他自认为对数学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导师。 学习数学非常有趣。只要不用去计算对数表。因为那个时候要计算对数表,唯一的办法就是两个人分工,用手工方法来计算整个表格。一个人读自己的数字,另一个人就帮助检查核对。然而,有一天,巴贝奇正拿着一张这样的对数表坐在他和朋友创办的组织“解析社会”所使用的屋子里,另一位成员进来问他... 查看全部[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
又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了吗
1876年,即朱格拉的著作出版14年之后,也就是查尔斯·巴贝奇离世5周年,由李嘉图和穆勒组建的“政治经济学俱乐部”举办了经济科学创建100周年庆典,因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已整整面世100年。担任会议主席的是格拉德斯通先生、罗先生和时任法国财政大臣里昂·萨伊。在一如往常的奢华晚宴过后,罗先生率先起身发表演讲。从他的演讲来看,他并不觉得政治经济学在将来还会有更大发展。 他认为社会学方面的进展可能对政治经济学会有所裨益,但影响不大,因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发展已达到顶峰。 这就是当时英国的经济学精神。自从《国富论》发表之后,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桑顿、萨伊、李嘉图、穆勒、马克思、白哲特、杰... 查看全部[ 又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了吗 ]
究竟什么是经济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韦斯利·米切尔1913年出版了其著作《经济周期》。在书中,他一开始就对流行的经济周期理论做了简短的叙述。他在叙述这些理论时——诚如熊彼特后来所指出的——非常冷静客观,似乎所有这些理论彼此不分轩轾。米切尔对经济周期做了如下的定义: 经济周期是一个由工商企业占主体的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出现波动的现象。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扩张阶段,此时大部分经济活动同时出现扩张,继而是类似的普遍性衰退,然后是收缩,以及融入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的复苏阶段;这个变化的序列是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超过1年到10年或者12年不等;它们不能被细分成更短的与自身有近似波幅的特... 查看全部[ 究竟什么是经济周期 ]
商业萧条与货币稳定
1898年,有着光明前程的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正值青春韶华,并且已经在耶鲁大学接受了良好的数学教育,享受着幸福的婚姻生活,美好的职业蓝图也刚刚展开。然而现在,医生诊断他已经患了肺结核,这实际上就等于宣判了他的死刑。难道欧文·费雪的人生画卷在刚刚打开的时候就要合上了吗? 不!费雪开始接受这场命运的挑战,他决定进行当时唯一可能的治疗:呼吸新鲜空气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他搬到了科罗拉多,在那里有许多同样的病人也在寻求治疗。在这些患者当中,有一位很有趣的青年,他就是年仅22岁的工程师罗杰·沃德·巴布森。费雪和巴布森很快就意识到,他们除了肺结核这个病,还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们都对经济学着迷,特别是对经济... 查看全部[ 商业萧条与货币稳定 ]
趋势与心理
怀疑!对于股票交易所的交易者而言,没有比怀疑更糟糕的感觉了。这种心境不是作为单个事件的结果正常发展而来;它更可能是因为若干事件不符合你的世界观。由于若干事件中的某一个发生了,所以你的潜意识里便种下了一丁点怀疑的种子,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这颗种子也在发芽成长,直到有一天,你还没有来得及做任何的心理准备,就已经心烦意乱。就在突然之间,你发现自己如履薄冰,面临随时塌陷的危险。在恐慌之中,你认为自己必须立即调转行动的方向。正是在这样的感觉之中,许多股票交易者熬过了1987年10月17日星期六这一天。 怀疑的种子 更大的投资组合经理与投机者可能非常熟悉罗杰·沃德·巴布森在1911年所描述的典型的经济周期... 查看全部[ 趋势与心理 ]
网络爆炸
我们不知道查尔斯·巴贝奇在1822年第一次描述计算机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个世界会需要多少台计算机,但是,托马斯·沃森这位IBM的总裁在1943 年提出的一个精确的数字值得引用: “我认为,全世界最多只需要五台计算机。” 五台?这有点偏低,但是他可能不曾想过计算机后来会变得那么小。然而,沃森至少比Prentice Hall出版公司的一位商业书籍编辑要乐观一些,这位编辑在1957年写道: “我游历了这个国家的东西南北,并且与最优秀的人士交谈过,我能向你保证的是,数据处理只是一时流行的狂热,它不会持续到明年。” 数据处理热潮在持续了一整年之后开始了快速成长。而后出现了硅、个人电脑、光纤、局域网、PDA、... 查看全部[ 网络爆炸 ]
周期的主要驱动力
制造货币的机器 当然,与数学方程不同,运用数据的问题一般是数据难以确定,但可以不招致任何批评。不过,我们现在可以设法通过某些情况来加以理解。这里不妨做一个假设性试验,即把全球经济看成是一台运转着的经济机器。这台机器看上去并不像你所佩戴的腕表那样闪亮,甚至也不像你汽车的引擎那样平稳地轰鸣。这台机器比较特别,它是一个体积庞大、摇摇晃晃、轰隆作响的家伙,看起来有点像查尔斯·巴贝奇的巨型蒸汽计算机——这是一台来自查尔斯·狄更斯那个时代的巨大机器,装有活塞、齿轮,还有当蒸汽充满气缸时能够将重物上下传动的连杆。现在再想象一下,当这台机器开始运转的时候,地面就会发生颤动,因为机器中五个巨大的活塞上下运动的速... 查看全部[ 周期的主要驱动力 ]
中央银行的挑战
2000年2月17日,经济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纳斯达克市场达到了历史高位。艾伦·格林斯潘刚刚在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会上做完陈述报告,开始接受提问。共和党议员罗恩·保罗也正在关注货币方面的问题。他注意到在货币供应中有一个被称为M3的类别的增长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从1992年以来,这个指标的扩张速度似乎要比整个经济快得多。因此,他想知道美联储为什么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格林斯潘给出的答案让人有些不安: “……我们一直努力对货币进行准确的定义,问题在于……现行的货币定义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控制货币供给的有效方法……” 保罗先生对此有点疑惑地问道: “那好,如果你不能准确定义货币,又怎么能够控制货币体系呢?”... 查看全部[ 中央银行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