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底层的10亿人[试读]
序
1968年,我在牛津大学求学。记得当时我参加了一个名为"牛津革命社会主义学生会"的组织,一个现在看来饱含滑稽模仿意味的名字,而当时却觉得那样单纯朴实。当我完成学业时,我想把在经济学上的所学用于非洲。非洲新成立的国家百废待兴,几乎没有哪个非洲人受过我刚刚完成的那种教育。当时许多牛津学子的家人都有过非洲的经历,比如父亲曾是殖民地的行政官员之类,当然这并不包括我--我父亲只是约克郡的一名屠户。但在那些殖民社会关系当中,必然有一些对我产生影响。我一个朋友的父亲一直担任一个名为尼亚萨兰(Nyasaland)的小国的总督,因此我阅读了不少有关它的书。而我所读到的种种令我决心到那里去。这... 查看全部[ 序 ]
内战的诱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内战呢?造反者以种种怨愤不平之事将他们的行为合理化:镇压、剥削、驱逐。政治动机派的学者们出于自己的癖好,常常将反叛者描绘为英雄;我却不再对这种实为利己性的怨愤不平表示信服。将内战的诱因分类是困难的,历史学家们甚至不能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诱因达成共识。大多数战争都有着多层次的诱因:性格、仇恨、过失。我们的方法是试图从统计学上解释内战,并对一组可能的诱因进行研究,包括社会的、政治的、地理的和经济的诱因。 统计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获取满意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一份由密歇根大学开列的有关内战的全面清单,包括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中心在这类政治问题上多年的研究数据。密歇根大学对... 查看全部[ 内战的诱因 ]
战争的代价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你会怎么看待内战的资产负债表:代价和遗留问题。内战是一种发展的倒退,它对战乱国家本身和邻国都会造成伤害。让我们先从战乱国说起。内战大约每年会将增长削减2.3%,所以一场典型的"七年战争"会使一个国家比其发生战争前还要穷上15%。当然,战争比单纯的长期经济萧条更糟:它需要以生命为代价。死去的人们更多的不是在实战搏杀之中被杀死,而是死于疾病。战争创造了难民,他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垮掉、疫病流行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迁徙。一位年轻的西班牙研究者马尔塔·雷诺-奎尔罗(Marta Reynol-Querol),在对内战、移民活动和疟疾的影响范围进行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令... 查看全部[ 战争的代价 ]
自然资源陷阱
战乱不是唯一的陷阱。另一个更为矛盾复杂的陷阱,是在贫困的境况之中发现了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你通常会期望自然资源财富的发现能够带来繁荣,而有时它也真的可以。可这些只是特例。有时候资源财富会为战乱陷阱推波助澜。但即使是在那些处于和平之中的国家,资源财富也往往不能促进增长;实际上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资源出口所获的盈余反而缩减了增长。经济学家用术语"租金"(rent)来表示包括普通边际利润率在内的全部成本所获得的超收收入,而称之为租金似乎就意味着它是损害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大批资源丰富的国家越来越贫困,不仅由租金收入中的一次性所得被抵消,就连增长也丢失了。 显然,如果你有足够... 查看全部[ 自然资源陷阱 ]
恶邻环绕的内陆陷阱
在我担任世界银行研究部主管期间,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加纳人来拜访我。他是中非共和国首相的经济顾问,这说明了中非共和国的某些事情--首相找不到合适的本国公民来做自己的经济顾问。这个国家受过教育的人本来就很少,而多年来的施政不当更使这些少数人流亡国外,甚至连它们的首相都是回归的流亡者。不管怎样,这位认真的年轻人读过了我的著作,希望得到一些建议,使国家摆脱停滞不前的状态。终于,我于2002年访问了这个国家,国家电视台的全体人员在机场迎接我,好像我是什么知名人士一样。这也同样说明一些事--没有什么名人造访中非共和国。当我和政府进行商谈时,我问了它们一个我在给政府提建议时经常会提的问题,常问这个问题是因为... 查看全部[ 恶邻环绕的内陆陷阱 ]
贸易和最底层的10亿人
国际贸易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然而,贸易规模和构成最为引人注目的转变,却发生在过去的25年内。在这25年间,发展中国家首次进入了全球的商品和服务市场,而不再仅仅是初级产品市场。直到1980年前后,发展中国家的角色一直就是负责出口原材料。而如今,发展中国家80%的出口都是制造品,服务业产品的出口也同样迅速增长。初级产品的生产基本上只是自产自销,即使出口这些初级产品,也更多的是给那些使用土地的人带来利润。土地有时归农民所有,但主要受益人更多的还是矿业公司和大地主,所以建立在初级产品出口之上的贸易,很可能会创造出大量不均等的收入。其贸易范围也受到市场规模的固有限制:如果出口增长,价格就会下降。与之相对的... 查看全部[ 贸易和最底层的10亿人 ]
资本流动和最底层的10亿人
最底层10亿人的经济缺少资本。通常说来,经济援助本应为最底层10亿人提供他们所缺乏的资本,但这种援助提供的只是公共资本,而不是私人资本。公共资本能够为这些社会的基础建设提供所需的大量资金,但却不能为工人们生产所需的设备提供资金--那只能由私人投资者提供。作为工作的一部分,我们逐个国家地估测了每一个劳动力所能使用的资本。非洲是资本最为匮乏的地区,而这一点在资本被分成公共和私人部分时尤为明显。在像东亚一样的成功地区,私人资本要比公共资本多出两倍有余。而与此相反,非洲的公共资本是私人资本的两倍。最底层10亿人的经济所奇缺的另一种要素是私人投资。这意味着缺乏劳动力工作时所要使用的设备,从而限制了工人的... 查看全部[ 资本流动和最底层的10亿人 ]
私人资本的流入
全球资本主义总是像上文所说的那样运行。例如,中国就正在吸引巨大的私人资本流入。当然,在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时,外资惊慌失措地撤离该地区,也显示出短期资本流入其实是一种令人喜忧参半之物,有时也会将国家置于金融风暴之中。但长期的投资则更可能是有益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会得到工作机会、工资将上升,而将资本移入发展中国家的公司则能够得到高额回报。这种资本活动,比如贸易,通常都会创造皆大欢喜的收益。由于政治竞赛往往表现为一种"零和博弈"(你的收益就是我的损失),那些最热衷于政治的人会很难相信这种双赢。所以他们或许就会对全球化产生过分的质疑。 但最底层的10亿人又如何呢?我再一次认为... 查看全部[ 私人资本的流入 ]
私人资本的流出
资本流入的缺乏,只在半个层面上解释了为什么全球资本市场不为最底层的10亿人打开大门。另一半则在于他们自身的资本流出。这种资本流出多数是非法的,所以它是私下进行的。它被称为资本外逃。为了查明资本是否在外逃出最底层的10亿人,你需要掌握大量官方的数据。而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在我和凯茜·帕缇萝、安珂·霍芙勒3个人通力合作之下,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 假设你生活在一个最底层10亿人的国家当中,你又想从国外赚钱,这样你就必须持有外汇--美元。而这常常是非法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有的外汇必须以官方兑换率卖给中央银行,那么你应当怎么做呢?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花招,其中之一就是伪造出口文件。比如某人在向美国出口价... 查看全部[ 私人资本的流出 ]
外部的军事力量能够做些什么
直到1990年前后,国际上对衰败国家的军事干涉还仅仅只是冷战的一种延续。苏联通过古巴武装安哥拉政府,而美国则通过南非武装安哥拉的反叛组织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同盟。这些军事干涉自然没有真的帮到安哥拉。直到冷战结束之后,从不同角度的考量发起军事干涉才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使军事干涉有了合适的用武之地--驱逐伊拉克对科威特的侵略,成为国际主义一种全新的胜利。科威特事件代表了一种明显需要借助国际干涉的情形:驱逐侵略者。但外部军事干涉还有其他三种重要的作用:重建秩序、维护战后和平和预防政变。 重建秩序 在科威特事件之后,出现了另一种在我看来明显可以用到军事干涉的情形:在一个崩溃的国家中重建秩序。全面的... 查看全部[ 外部的军事力量能够做些什么 ]
维护战后和平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之后,军事干涉的议题又被重新提上了桌面,并开始执行在战乱结束之后维护和平的新任务。这种维和的成功与否也是碰运气:因为有些地方有很多军队,而另一些地方则缺兵少将。世界上外国维和部队和当地人口的比率最高的地方大概就是东帝汶了。我在那里碰到的一个维和士兵是冈比亚人,一个非洲最穷困的小国之一。当我向他询问有关东帝汶的情形时,他告诉我那里这是太可怕了。"这些人真的是穷困潦倒,"他说。如果连他都这么认为,那实情肯定就是如此了。不久后,当我偶然遇到了一些外交部门的人士,我便问他们为什么在这个国家会有这么多维和部队,而将他们的回答总结起来只有一点,即对这里进行国外的军事干涉... 查看全部[ 维护战后和平 ]
我们的法律,它们的问题
在第一章中,我讨论了最底层10亿人的社会有可能会成为犯罪分子、恐怖分子和疾病的温床。但悖论的是,有些事情是相互的:富裕的国家本就已经为最底层10亿人中的犯罪分子提供了温床。 而其中一种起到这种温床作用的离谱行为,就是西方银行长久以来都在将从最底层10亿人社会中掠夺来的资金作为存款接纳,这使得这些资金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掠夺者和银行纳入囊中,并再也不会将之完璧归赵。许多西方国家都涉嫌在做这种可耻的勾当。2004年,美国华盛顿的里格斯银行就曝出了这样的丑闻,它们从赤道几内亚的总统那里接纳了巨额的存款,而且还给他写了封阿谀奉承、热情洋溢的信,鼓励他继续这样做。等到事情曝光出来,这种鼓励洗钱的行径自然被马... 查看全部[ 我们的法律,它们的问题 ]
逆转边缘化地位的贸易政策
总的来说,我并不希望富裕国家为发展问题而沉溺于负疚自责。我认为这种自责十分做作,而且往往使人们的注意力偏离了实质性的问题。富裕世界的公民不应为最底层10亿人的绝大多数问题而受到责备;贫穷仅仅是在经济失调之时没有选择的选择。不过,我仍然要将一些责任归咎于富裕世界的公民,他们应该为其对贸易政策的忽视以及由此造成的后果负责。你个人可能对贸易了解甚多,倘若果真如此,那你就属于少数份子;因为大多数富国的人民都对贸易几乎一无所知。下面就列举一个例子。 2004年秋,英国最为人们所信任的慈善团体、基督救助会(Christian Aid),发起了一次耗资巨大的倡导活动,向处于底层的国家宣传贸易政策。在&quo... 查看全部[ 逆转边缘化地位的贸易政策 ]
一份行动方案
我们已经历数了最底层10亿人国家所经受的重重磨难,给它们自己、它们彼此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我试着分别列出了一场内战和国家的衰败可能造成损失的数字,它们都大得惊人,但其实解释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如此精准的数字。我有一个6岁的小儿子,我不想让他成长在一个承受着巨大创伤的世界里--在世界迎来空前的繁荣昌盛的同时,却有10亿人深陷在绝望的处境中苦不堪言。 而且,它们还会继续深陷泥潭之中。显然在这些国家当中并不乏勇敢之人,努力为实现改变而拼搏。对于我们而言,这些勇敢者的努力成功很重要,但目前他们获胜的几率却微乎其微。我们已经历数了这些陷阱:战乱、自然资源、内陆、劣政。它们使这些国家停滞了40年,而我并没有... 查看全部[ 一份行动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