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时代•短评
-
0
飞菲董 2015-08-13
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渐土崩瓦解,而新的商业模式还尚未成熟,这种时候这样一本洞悉本质的“奇书”已经带给了太多人思想的火花。
-
0
思琦邵 2015-08-15
c2c商业生态圈模式,这是作者在书中重点提及的概念,作者的想法带给了我不小的冲击,我觉得坐着的一些看法和判断十分准确,例如她对于Airbnb的看好如今就已经得到印证,相信这本好书会被更多人发掘的。
-
0
文芹郁 2015-08-15
内容很宽泛的一本书,不管是企业家、转型者、创业者看这本书都会用用处,准备把这本书送给正在创业的好友,希望他也能有所收获吧~
-
0
烬燃七 2015-08-15
企业的发展历程都是从无到有,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要善于创造和创新,通过技术专利、网络效应、规模经济等优势形成壁垒,从而实现质的跨越。
-
0
彤庞 2015-08-15
边思考边阅读,整整读了一天。还差最后一篇搜集案例的《亮剑与挑战》,终于可以暂时合上书,来梳理一下思绪。虽然之前没有读过相应著作,但是这本书中的内容也已经够我消化一段时间了。
-
0
靖昆狄 2015-08-15
怎样才能符合互联网、工业4.0,这些中国商业新时代的主题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关键性决策问题,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也已经成为它们的必修课。众创时代这本书从案例出发,深入浅出的剖析了那些典型企业是如何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之中崛起,并且占得先机,转型成功。成功并非不可模仿,这些案例对于我们而言十分有用。
-
0
概念模糊瑞 2015-08-15
作者准确的把现状和对一些在风口浪尖上的企业的跟踪观察结果系统的整理出来,加之作者极为透彻的分析与个人观点的阐述,这样的结构设计对帮助企业家进行思考极有帮助。
-
0
悠莫 2015-08-15
创业是需要讲求方法的,而如果手握“一针捅破天”这把利剑,将产品和企业送上巅峰的高台便不再是一项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戳痛点、建立互助信任的网络连接、个性化定制,作者对于如何做产品分析的很透彻。
-
0
炽子刚 2015-08-15
新资源、新价值、新路径、低成本、高品质、快速度,以往任何一项竞争优势就足以让一家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只要转型得当,变成一家拥有“复合式”的竞争优势的企业已经成为可能。
-
0
正锋卜 2015-08-15
站在一个初入互联网公司的小职员的角度来看,这本《众创时代》成功帮我评估了我究竟进入了一家怎样的公司,我想这对我来说也是不错的收获。
-
0
无取扬 2015-08-15
我是被作者的发布的一篇关于C2C的文章吸引过来,进而选择去深入阅读《众创时代》的,在这个“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创业者虽然有了更好的创业环境,但是竞争却也更加艰难,这本书中的很多点都十分有用,推荐创业者们都看一看。
-
0
恩庭邹 2015-08-15
作为一本草根和专家共同推荐的商业方面的指导书,《众创时代》不仅让普通人可以简单轻松的阅读,也能让专家从中汲取新的信息,十分难得。
-
0
清闲小鱼宇 2015-08-15
这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如今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已不再止步于简单的“性价比”,服务、特色、各个方面丝毫不能马虎,创业维艰,我相信有了这样一本书会让不少创业者的肩头轻松一些。
-
0
诗霈龚 2015-08-15
《众创时代》是所有面临互联网时代挑战的、寻求转型的企业的一本救世宝典,作者从理论到案例,十分详尽的为读者了一个深入浅出的剖析,相信所有读者都会有所收获。
-
0
月阳明 2015-08-15
20、现在信奉国外理论的人太多,但是他们却并未意识到中国的市场与欧美的差距,一意孤行之后的结果只有衰败,而这时一本《众创时代》的出现,相信会让很多人醍醐灌顶般的有所醒悟。
-
0
漾洋乐 2015-08-17
午间休息读到的一本财经类书籍,却有种豁然开朗,甚至想要辞职创业的冲动。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呆在格子间里面做同一件事情,看一眼看得到的未来了吗?有点迷惑,也有点不知所措。
-
0
广帻贲 2015-08-17
不知道多少创业者和我一样,在读到《众创时代》之前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互联网了,却在读到《众创时代》之后才知道自己其实还很浅薄。还是要多读专业类的书籍,多给自己充电,多学习,才能更好的促进自己的公司发展。
-
0
雨读睛耕放 2015-08-17
作为传统行业者是真的搞不太清楚互联网里面的弯弯道道,也不知道现在初创企业是个怎样的发展模式,这本书倒是提了几个熟悉的企业,希望仔细读读,能找到一些借鉴的方法,顺利渡过瓶颈期。
-
0
文栋潘 2015-08-17
《众创时代》是我在创业过程中看的第一本书。很多地方都很新鲜,也感觉受益良多。
-
0
冰波祁 2015-08-17
初创企业者必读的一本书。以前不知道自己的小公司问题出在哪儿,看了之后经过调整,很快就融资成功了。想想还要谢谢本书作者吴霁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