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西方哲学> 阿德勒人格哲学

阿德勒人格哲学

作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译者: 罗玉林  |  [奥地利] 阿德勒
出版年: 2004-9
页数: 403
定价: 29.80元
装帧: 平装(无盘)
丛书: 哲人咖啡厅
ISBN: 9787801951311
8.1
153人已评价
5星
27.5%
4星
47.1%
3星
22.2%
2星
2.6%
1星
0.7%

评价“阿德勒人格哲学”

  • 最新
  • 热门
  • 0 amberdss 2016-01-13

    過於悲觀主義 把個體價值渺小化只關心社會性 读完整本书还是没有任何实用性价值 阿德勒的心理觀還是更適合有精神疾病的人

  • 0 旁公子的写字台 2017-03-23

    分析很详细,但是具体的解决方式却总是一概而过,这就像是 告诉你病了,但我就不给你药。好气哦

  • 0 因雨 2016-05-21

    【常读书-9】 1,精神症状是沮丧……而不是疾病。2,阿德勒干嘛要这么针对中二啦,多点理解嘛~ ——20130828

  • 1 闾巷少年 2015-01-27

    有趣

  • 0 陈先生 2017-01-22

    阿德勒认为,人类所有的烦恼、压力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太绝对了,我以为,如果改成【人类的绝大多数的烦恼和压力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那就很适合了。

  • 0 梦里舞蹈的人 2013-01-21

    想要了解“自卑”这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请读懂阿德勒。

  • 0 Gerch 2014-05-17

    关注更亲近人的哲学,探讨人的整体性、个性、共性

  • 0 miller_z 2008-06-10

    很有道理,提供了很不错的思考角度,收获很多。

  • 0 草化鬼斗 2014-06-16

    高中心理课"人生来就是自卑体"

  • 0 马文 2014-05-09

    实际上只是小孩子教育

  • 5 仙仙 2014-04-03

    阿德勒的观点,在我总结下来即是,人生来便有不同种类的程度的缺陷,这种缺陷会产生自卑情结,但人类反而对相应的缺陷部分感兴趣,并产生向上对的原动力,刺激他们不断设定目标去行动,从而获得优越感。在此之中,父母的教导方式,以及之后的性别角色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也必须对周围的个体和事物感兴趣,这样才能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即-只有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才可能变得更社会性,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 对此,我个人有困惑,1.阿德勒说到自卑情结时而也阻碍社会性的参与,又说自卑性可以促进社会性的增长,那这个界限在哪?2.是否个人对周遭人或事兴趣度越高,他(她)的社会性就越高?3.社会性高对个人艺术精神领域的发展积极影响更多还是更少?

  • 3 周韦 2009-12-10

    读过《自卑与超越》,即使不读此书也不会有多大损失。

  • 1 闾巷少年 2015-01-27

    有趣

  • 0 amberdss 2016-01-13

    過於悲觀主義 把個體價值渺小化只關心社會性 读完整本书还是没有任何实用性价值 阿德勒的心理觀還是更適合有精神疾病的人

  • 0 旁公子的写字台 2017-03-23

    分析很详细,但是具体的解决方式却总是一概而过,这就像是 告诉你病了,但我就不给你药。好气哦

  • 0 因雨 2016-05-21

    【常读书-9】 1,精神症状是沮丧……而不是疾病。2,阿德勒干嘛要这么针对中二啦,多点理解嘛~ ——20130828

  • 0 陈先生 2017-01-22

    阿德勒认为,人类所有的烦恼、压力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太绝对了,我以为,如果改成【人类的绝大多数的烦恼和压力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那就很适合了。

  • 0 梦里舞蹈的人 2013-01-21

    想要了解“自卑”这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请读懂阿德勒。

  • 0 Gerch 2014-05-17

    关注更亲近人的哲学,探讨人的整体性、个性、共性

  • 0 miller_z 2008-06-10

    很有道理,提供了很不错的思考角度,收获很多。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