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西方哲学> 列维纳斯

列维纳斯

作者: [英] 柯林·戴维斯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李瑞华
出版年: 2006-11
页数: 436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精品·思想人文
ISBN: 9787214041340
7.9
66人已评价
5星
24.2%
4星
48.5%
3星
24.2%
2星
3%
1星
0%

评价“列维纳斯”

  • 最新
  • 热门
  • 0 金字塔顶端蜗牛 2017-03-26

    易读,科普性读物,列维纳斯哲学的宗教和神学根源表述地还不是很充分。

  • 0 任小熊 2010-05-02

    你 徐宫瑞送的 我至今收藏书柜中

  • 0 大帆 2008-02-21

    纯粹的道德,是为陌生人负责。任何的权衡结果,都已经是不道德。社会需要这种完美,却只能念想。

  • 0 Thomas Torino 2015-01-29

    因为读刘老师《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的缘故,把这本小册子又读了遍

  • 0 貓公子 2013-03-23

    頗為清晰

  • 0 WINJENT 2017-03-06

    1边看边想着去吃分米鸡;2独树一帜:反对3H的总体化倾向,同时也不承认哲学终结的观点(继续谈论真理),对谱系学和历史不感兴趣,不接受反人本主义和对主体性的攻击(主体在与他者的遭遇中被构造);3我有可能会遭遇某种根本不同于我自己的秘密的东西,西方哲学总是致力于占用他者并让其服从于同者(比如胡的先验自我和海的存在)的自律和主权。与他者遭遇是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与阐释学的基石,但这个基石没有揭露单一的意义或道德规则,结果并非预先决定而是产生于遭遇本身之中。文本的真理不在于任何单一的意义/作者的意图,而在于它对新的启示(来源于他者)和永无止境的解释的开放。列维纳斯认为伦理学是对主体的挑战而非问题的解决,他的伦理学提出了一种没有规则、律令、公理或明确目标的伦理学,它只有一种炽热的道德信念:他者应该被听到。

  • 0 一只, 2015-03-12

    挺清晰的小册子。

  • 0 炜明 2016-11-21

    了解一下,好奇他者的非表象、非再现的一面

  • 0 [已注销] 2011-07-05

    云雾缭绕

  • 0 拍珀·路米內 2015-10-17

    因为接触过一些列维纳斯的译文文本,所以刚开始读这本导论的时候很是惊讶,和列维纳斯本人的文字比起来几乎是写得太容易懂了(以至于能给人一种这本导论写得肯定不咋地的错觉)。但是作者的一些策略很讨巧也并非完全不可取,比如列与现象学一章,没有过多牵扯现象学的具体概念(要说清楚这部分恐怕得费很多笔墨)而是集中理清列的思想历程中对现象学观点的改变。另外作者独辟一节来论述列的文本性,并不是常见的做法但却是重要的,尤其对于列维纳斯这样的作者来说。总体来说,本书作为导论来说还是比较清晰和容易上手的。

  • 4 江绪林 2014-01-17

    Levinas算胡塞尔和海德格最早的法国传播者,但萨特后来居上。摆脱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在《总体与无限》中阐述了主体与他者的遭遇,这一遭遇的特征是伦理的,【因为存在论不再被L维系了,因而ethical是首要的】。遭遇的一种模式是温馨的“靠...为生(vivre de)”,相比于海(沉沦)和萨特(他人是地狱),犹如优雅浪漫的小夜曲。德里达批判说L其实还是走海的范式,L写《别于存在》来辩白。遭遇他者还涉及到无限者、而第三者的存在引入了社会正义的维度。重要的还有L对犹太教的诠释:a-Dieu是绝对遥远的;采取了反哈西德派的诠释;注重塔木德经诠释,施特劳斯可能也是这路子,都有点古董路径?L对Le Dire(说)和Le Dit(所说)的界分太后现代了,不喜。L思想在80和90年代变得关键,可谓老来得子。

  • 0 金字塔顶端蜗牛 2017-03-26

    易读,科普性读物,列维纳斯哲学的宗教和神学根源表述地还不是很充分。

  • 0 任小熊 2010-05-02

    你 徐宫瑞送的 我至今收藏书柜中

  • 0 大帆 2008-02-21

    纯粹的道德,是为陌生人负责。任何的权衡结果,都已经是不道德。社会需要这种完美,却只能念想。

  • 0 Thomas Torino 2015-01-29

    因为读刘老师《列维纳斯与“书”的问题》的缘故,把这本小册子又读了遍

  • 0 貓公子 2013-03-23

    頗為清晰

  • 0 WINJENT 2017-03-06

    1边看边想着去吃分米鸡;2独树一帜:反对3H的总体化倾向,同时也不承认哲学终结的观点(继续谈论真理),对谱系学和历史不感兴趣,不接受反人本主义和对主体性的攻击(主体在与他者的遭遇中被构造);3我有可能会遭遇某种根本不同于我自己的秘密的东西,西方哲学总是致力于占用他者并让其服从于同者(比如胡的先验自我和海的存在)的自律和主权。与他者遭遇是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与阐释学的基石,但这个基石没有揭露单一的意义或道德规则,结果并非预先决定而是产生于遭遇本身之中。文本的真理不在于任何单一的意义/作者的意图,而在于它对新的启示(来源于他者)和永无止境的解释的开放。列维纳斯认为伦理学是对主体的挑战而非问题的解决,他的伦理学提出了一种没有规则、律令、公理或明确目标的伦理学,它只有一种炽热的道德信念:他者应该被听到。

  • 0 一只, 2015-03-12

    挺清晰的小册子。

  • 0 炜明 2016-11-21

    了解一下,好奇他者的非表象、非再现的一面

  • 0 [已注销] 2011-07-05

    云雾缭绕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