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西方哲学> 想象

想象

作者: [法] 让·保罗-萨特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杜小真
出版年: 2008-4
页数: 125
定价: 1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法国思想家译丛
ISBN: 9787532744510
7.4
79人已评价
5星
13.9%
4星
50.6%
3星
27.8%
2星
7.6%
1星
0%

评价“想象”

  • 最新
  • 热门
  • 0 萌菇 2015-07-05

    读者有点吃力,须静心思考

  • 0 兰泣露 2014-04-01

    读过,似懂非懂,我想寻找别的却不知找到了什么

  • 0 Igitur 2008-11-22

    在废旧的词语废墟中搜寻历史的踪迹——词语考古学。

  • 0 神六 2011-10-27

    萨特的结业论文?没怎么看懂~~

  • 0 兩便士的菠蘿 2013-03-07

    你说啥是“影像”?

  • 0 桴齋 2015-03-16

    回顧有用,但這書未免校稿校的太不認真了。

  • 0 Samael 2008-09-17

    你知晓萨特年轻时有多牛逼吗

  • 0 WM 2010-05-05

    影像和现实,与进一步的胡塞尔

  • 0 伟大的伟 2010-01-10

    我在作读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的准备,但这本书给了我当头一棒。它从第一个词开始就让我准确无误的意识到,我进入了一大片沼泽。那些稀泥一样的词汇以一种让人绝望的缓慢方式把我吞咽了进去。这本书从头到尾批判了一堆思想,最后形成了一小截尾巴似的结论,这是一个让人晕眩的戛然而止。我的困惑也随之形成了一种无法排遣的梗阻,什么叫不吐不快,而根本就没有吐的机会是多么难受。影像是我们形成众多行为的或思维的基础,回忆、想象、幻象、记忆等等。而影像是否仅仅是物质的显影,还是混合了意识,与知觉一起分享了物体的镜像?它与知觉同存只是意识的不同层次?思维对影像的利用是主动的取舍抑或影像对于思维主动的显影?这本书从几个哲学流派的思想里截取了它们的解读。同时萨特给出了他对于这些解读的质疑和再解读。他最后借由胡塞尔的理论想走向他对于这些理解的最终途径,但这条路的本身也仍置于萨特的质疑之下,所以如何来出了结论。让人头疼。------------------------------------------------------09年已经计划着读一点哲学书,但就算实际上推迟到10年,也仍然让我觉得,对一个完全没哲学根基的人来说,从哪里读起,从哪里开始着手,实在是一个难题。就算我从形而上开始,从自身的感知开始,要接收这些理论的呼唤,于我而言仍是大得泄气的挑战。

  • 0 Cathay W. 2014-07-11

    翻译得还是很生硬 最可恨的是书皮居然掉色 看了一下午手都绿了!

  • 0 萌菇 2015-07-05

    读者有点吃力,须静心思考

  • 0 兰泣露 2014-04-01

    读过,似懂非懂,我想寻找别的却不知找到了什么

  • 0 Igitur 2008-11-22

    在废旧的词语废墟中搜寻历史的踪迹——词语考古学。

  • 0 神六 2011-10-27

    萨特的结业论文?没怎么看懂~~

  • 0 兩便士的菠蘿 2013-03-07

    你说啥是“影像”?

  • 0 桴齋 2015-03-16

    回顧有用,但這書未免校稿校的太不認真了。

  • 0 Samael 2008-09-17

    你知晓萨特年轻时有多牛逼吗

  • 0 WM 2010-05-05

    影像和现实,与进一步的胡塞尔

  • 0 伟大的伟 2010-01-10

    我在作读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的准备,但这本书给了我当头一棒。它从第一个词开始就让我准确无误的意识到,我进入了一大片沼泽。那些稀泥一样的词汇以一种让人绝望的缓慢方式把我吞咽了进去。这本书从头到尾批判了一堆思想,最后形成了一小截尾巴似的结论,这是一个让人晕眩的戛然而止。我的困惑也随之形成了一种无法排遣的梗阻,什么叫不吐不快,而根本就没有吐的机会是多么难受。影像是我们形成众多行为的或思维的基础,回忆、想象、幻象、记忆等等。而影像是否仅仅是物质的显影,还是混合了意识,与知觉一起分享了物体的镜像?它与知觉同存只是意识的不同层次?思维对影像的利用是主动的取舍抑或影像对于思维主动的显影?这本书从几个哲学流派的思想里截取了它们的解读。同时萨特给出了他对于这些解读的质疑和再解读。他最后借由胡塞尔的理论想走向他对于这些理解的最终途径,但这条路的本身也仍置于萨特的质疑之下,所以如何来出了结论。让人头疼。------------------------------------------------------09年已经计划着读一点哲学书,但就算实际上推迟到10年,也仍然让我觉得,对一个完全没哲学根基的人来说,从哪里读起,从哪里开始着手,实在是一个难题。就算我从形而上开始,从自身的感知开始,要接收这些理论的呼唤,于我而言仍是大得泄气的挑战。

  • 0 Cathay W. 2014-07-11

    翻译得还是很生硬 最可恨的是书皮居然掉色 看了一下午手都绿了!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