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经济学> 知的资本论

知的资本论

作者: [日] 增田宗昭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茑屋书店的经营之道
出版年: 2017-3
页数: 224
定价: 5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70843
8.1
37人已评价
5星
35.1%
4星
24.3%
3星
37.8%
2星
2.7%
1星
0%

评价“知的资本论”

  • 最新
  • 热门
  • 1 ROY 2017-03-22

    设计师考虑不够周到,封面太白基本看不清,内页用纸太硬太白,排版还把彩图放后面,黑白照真是丑哭…内容见仁见智,感觉看完知日那期就可以了。

  • 0 Junyanz 2017-04-18

    未来是属于设计的

  • 1 Katzephile 2017-04-05

    这么一点内容居然能被中信做成如此一本厚书也是醉了,忽略大量照片留白和4号字的撑纸之句,从内容上来看,核心观点是设计主导新一波商业模式革新,因为商品的设计是将生活方式提案可视化的过程。所有书店就是通过书进行的生活方式提案。这个观点蛮有趣。

  • 0 林则徐 2017-04-30

    茑屋书店的定位是生活方式的提供者,而不是简单的买书场所。好像是一对一的提案,切中你的心田,加上T积分,让你体验到离不开他的感觉。

  • 1 chester 2017-03-24

    #翻书#茑(niǎo)屋书店老板的管理哲学书,永远立足顾客价值的创新(设计),从书店到图书馆,商业中心,家电。在网络时代下,实体店必须把握即时和直接的带给人们的幸福感,才能生存下去,而企业组织只有从垂直到并列,才会有创新的土壤。一个5万人的城市图书馆开馆13个月来馆人数突破100万,促进了日本大量公立图书馆的社会化改造,将图书馆激活成'知'的资本中心,让书与很多人交流的机会,这种模式让企业,政府,居民实现了多赢!

  • 0 不吃点心 2017-04-08

    多年来不管安慰别人还是自我安慰,都很坦然地想失败是成功他妈,下次会更好。 直到看到日本武雄市长说:“人能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成功才能使人进步。” 幡然醒悟。 这种视角让人想要拼尽全力去追求成功,而不是不断地把失败当做理所当然的试验温床,把成功无限推后。

  • 0 stone 2017-04-20

    策划(产品)是核心

  • 0 魚說 2017-03-22

    設計和創新。

  • 0 Julia 2017-03-26

    田中一光,原研哉,佐藤可式和,山本耀司,再到增田宗昭,日本人真的很喜欢讨论设计,提案,当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已经超越效率的命题,往纵深发展,是很有启发,但久了总觉得他们实在是有点隧道思维。因为去过横滨的茑屋,买来主要想看看和诚品有什么理念上的差别。书里的东西没有太多新意,深度也显得有点缺乏诚意。但是装帧方面还是挺有设计思维的。

  • 0 鲁蔚 2017-04-01

    业务精进之书,参考以用,不论褒贬。强行划重点的细节很瞩目

  • 2 纳样前行 2017-04-09

    首先吸引我的是封面,因为底色和文字都是白色,除非眼睛贴在上面否则一个字都看不到。翻开看才知道是有关书店经营的经验之谈,用纸很好,但内容很少,排版和翻译比较一般。有点形式大于内容。

  • 2 2017-04-01

    单向空间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太好 ccc和茑屋书店董事长讲解自己的经营思路 相当于一个老板给你认真详细讲他的理念。每句话都蕴含道理 很受用 尤其是对于创业的人来说。能让人重新思考。不是单纯的说设计创新 传达的不只如此。中信书店 单向空间还有许多的独立书店都是模仿着这种模式 而且的确比传统书店“人性尺度”好的多。想一口气读下去的一本书。

  • 1 ROY 2017-03-22

    设计师考虑不够周到,封面太白基本看不清,内页用纸太硬太白,排版还把彩图放后面,黑白照真是丑哭…内容见仁见智,感觉看完知日那期就可以了。

  • 1 Katzephile 2017-04-05

    这么一点内容居然能被中信做成如此一本厚书也是醉了,忽略大量照片留白和4号字的撑纸之句,从内容上来看,核心观点是设计主导新一波商业模式革新,因为商品的设计是将生活方式提案可视化的过程。所有书店就是通过书进行的生活方式提案。这个观点蛮有趣。

  • 1 chester 2017-03-24

    #翻书#茑(niǎo)屋书店老板的管理哲学书,永远立足顾客价值的创新(设计),从书店到图书馆,商业中心,家电。在网络时代下,实体店必须把握即时和直接的带给人们的幸福感,才能生存下去,而企业组织只有从垂直到并列,才会有创新的土壤。一个5万人的城市图书馆开馆13个月来馆人数突破100万,促进了日本大量公立图书馆的社会化改造,将图书馆激活成'知'的资本中心,让书与很多人交流的机会,这种模式让企业,政府,居民实现了多赢!

  • 1 阿布 2017-03-21

    看来我去年去过的涩谷那家tsutaya,和 同在涩谷的茑屋书店 代官山店不是一家店!租书/碟店在中国发展不起来啊,茑屋的图书分类陈列在日本是贴近顾客的创新,但在中国好像中图分类法早就这么做了?台北那家茑屋书店不知道怎么样?

  • 1 湮没人群 2017-03-20

    基本属于广告

  • 0 Junyanz 2017-04-18

    未来是属于设计的

  • 0 林则徐 2017-04-30

    茑屋书店的定位是生活方式的提供者,而不是简单的买书场所。好像是一对一的提案,切中你的心田,加上T积分,让你体验到离不开他的感觉。

  • 0 不吃点心 2017-04-08

    多年来不管安慰别人还是自我安慰,都很坦然地想失败是成功他妈,下次会更好。 直到看到日本武雄市长说:“人能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少之又少,成功才能使人进步。” 幡然醒悟。 这种视角让人想要拼尽全力去追求成功,而不是不断地把失败当做理所当然的试验温床,把成功无限推后。

  • 最新
  • 热门